香火传承超过200年的彰化县歷史建筑大城咸安宫,在日治昭和时期重修成现今格局,彰化县政府争取文化部2000多万经费,歷经3年修復,27日竣工,庙方举办入火安座仪式,县长王惠美与地方仕绅团拜,她特别感谢中央补助文化资产修復,及泥作匠师、剪黏泥塑匠师等协助,让咸安宫能风华再现。
彰化大城乡咸安宫创建于清朝道光年间,1666年先民吴氏至福建泉州同安白礁奉请保生大帝来大城厝庄奉祀,1821年庙宇开始兴建,经过数次改建,最终1930年竣工,成现今格局,是当地最重要信仰中心之一。
王惠美表示,咸安宫修復工程竣工,可以说是大城乡的宗教盛事;咸安宫于2008年登录为歷史建筑,2011年完成进行阶段修復调查,直到2017年才着手进行工程规画,2019年向文化部争取经费动工,感谢文化部补助2139万、县府编列配合款572万,加上管委会自筹142万,歷经3年终于完工。
王惠美说,修缮工程并不容易,县府特别聘请到彩绘匠师陈敦仁、苏福寿及小木作匠师孙国辉、泥作匠师林洋庆、剪黏泥塑匠师王武雄等专业匠师,共同参与咸安宫的修復工程,透过匠人精神盼赋予咸安宫新生命,也希望未来咸安宫能发挥大城在地特色,吸引更多人潮,带动地方发展。
彰化县文化局表示,这次主要针对屋面、屋脊、大木作、泥作、彩绘、剪黏泥塑及虫蚁防潮等处进行修復,未来将遵循县长的文化政策,除了文化传承之外,也会积极创新,强化文化资产保存与活化,而除了咸安宫之外,今年鹿港十宜楼、凤山寺等也都完成修復,还有鹿港金门馆、彰化市中兴庄等,也都积极修復中,尽力保存县内文化资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