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乃两岸交流求同存异的通关密码,1992年「香港会谈」迄今已30年。笔者藉机爬梳当年受命筹组海基会及担任海基会首任秘书长初期之相关资料,顿时1991年4月底笔者带领海基会同仁首度访问北京之回忆涌现。当时台湾尚未宣布终止「动员勘乱」,但在人道(如探亲)及交流需求下,两岸人民已迫不及待跨越长达42年互不往来的鸿沟。笔者及海基会同事共18人从台北出发,经香港转机赴北京之行是两岸破冰的一小步!

笔者访问期间会见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国务院台办主任王兆国、副主任唐树备等朋友,当大陆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时,笔者旋即坚定表示:「一个中国没有问题,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正如同大陆也是中国的一部分,两者加在一起才成为中国。」这段笔者对于「一个中国」的回应至今仍然适用!盖「一个中国」是我国宪法唯一的立场,是宪法所明示「国家尚未统一前」的使命,绝无「台独、两国论、互不隶属」等类似「分裂」的空间,是30年来的不变!

然而,现实上两岸30年来的发展却也产生惊人的「质变」!也因此两岸领导人(及人民)应对彼此的「质变」仔细琢磨,才能求同存异、化解误会,从而迈向「良制统一」而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復兴的目标!进一步分析如下:

一、从一穷二白到小康、共同富裕,大陆30年「质变」是傲人的发展,共产党「一党领导」功不可没,但为成就「良制一国」之「最后一篑」仍有努力空间!

大陆改革开放至今,已是世界第2大经济体,台湾亦极度仰赖大陆市场。大陆近年刻意凸显谁是中央、谁是地方的色彩,一再喊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均可见其「厉害了,我的国」的气势,以「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是内政问题」试图淡化「一个中国」、两岸对等互惠一家亲之不该变的核心本质。此等举措不无斟酌空间,毕竟当年吴学谦副总理已向笔者表示:「针对台独的问题,才会说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言下之意,「一个中国、各自表述」才是重点。因此北京应看穿「台独」始终是假议题,可从台湾30年来的「质变」找到答案。

二、从一党领导到政党政治,政治产业从酝酿到蓬勃,是台湾的「质变」的特色。

30年来台湾最大却未必最佳的改变是政治产业。除马英九总统尊重宪法的两岸政策外,从李前总统、陈前总统到蔡总统,反覆的台独主张均为政治产业背离宪政、畸形发展之显例!也才有台独、非核等特定执政政党(如民进党)的信念,绑架全台2300万人民的窘境。好在台湾有令人骄傲的民主选举,人民终究会用选票终结当前台湾政治产业独有的「党纲治国」!因此大陆当局应有正确认识,不应将蔡政府之台独视为民之所欲,而误信台独乃主流民意。

面对质变,大陆之大,当以大事小以仁,也要以智,做寒冬中的太阳,正确理解单凭民进党之力,绝无法获得3/4立委同意,遑论过半的人民复决的修宪门槛;亦即,「谋独」终究是中华民国宪法下的假议题!基此,北京切莫因「反独」而以「武统」(北风)加诸台湾人民,撕裂两岸人民血肉相连之良性互动成果。反之,两岸应坚持和平发展,大陆不论是继续「一党领导」或将来可能的政党政治精进方案,相信北京当局有智慧预为谋画统一之和平解方,则良制到来之日便是两岸统一之时!

(作者为海峡交流基金会首任秘书长、「良制一国」的信仰者)

#大陆 #中国的一部分 #政治 #人民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