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发会日前公布最新人口推估,老年社会比想像中更快降临,政府过去虽对此提了不少因应策略,然而细查之下会发现,我们的老年相关统计稀少,又散置各部会,不成体系,政府应速责成主政单位,充实老年相关统计。
老年统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意向上的调查统计,一类是实况的统计,前者如过去曾办理过的老人状况调查,询问老人生活快不快乐,休閒活动、工作情况,计画何时退休、养老金的来源等等,后者实况统计则散置在各类调查中,例如老年人的收入、从事的工作、劳动参与率、退休的年龄、婚姻情况、单人户的数量变化等等。
过去老年人口占比不到10%,也许五年办一次老年调查即可,如今已不一样,老年人口快速升高,今年底就要升破400万人,五年后升破500万,占总人口比重很快就要达到3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对老人这个族群的生活、工作、经济安全、文化参与有更多的了解,有了这些资料,政府施政才有方向可依循。对此,我们有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老年意向调查责成主计总处办理:长期以来,老年的意向调查,有时在内政部,有时在主计处,如今又归到卫福部,名称也各异,各部会承办这项调查自然是依据自己主管的业务设计问卷,问项不尽相同,以致调查内容无法延续,没有延续性的调查自然看不出长期趋势,常使用统计者都明白一个道理,统计的最大价值就在于有三、四十年的延续性资料,可以用来比较,如此才可看出一个现象的转折,并追索原因的所在,若只是单单一年、一次的资料,孤零零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资料就没有太大意义了。
随着老年世代的来临,这样一份老年意向的调查,必须综合生活、就业、经济安全等各方面,不能让这份调查在各部会游盪,须由专一单位来负责,这既是重要国势,自然应该由主计总处所属的国势普查处办理,以让老年意向调查能更周延而严谨。
第二、老年实况统计必须精进扩充:如今我们的户政、就业、医疗、雇用、所得分配等统计,虽可依年龄别观察老年人口的动向,但仍有不足之处,譬如,400万老年人口有多少人退离市场?有多人少还在工作?薪水多少?从事什么工作?白领多还是蓝领多?他们从事的行业和他们的健康情况有没有关联?这些统计都非常重要。
何以这么说?因为退休年龄延后已是时势所趋,我们若不知道老年或接近老年者目前白领的有多少、蓝领的有多少,我们就无法估计有多少人可以承受退休年龄的延后,延后退休对白领压力不大,但对于半生从事劳力的工作者,随着年纪愈大,体力愈不堪负荷,要他们再延后退休,是否允当?应该思考,如果政策无视蓝领、白领,皆用同一标准,对于劳力者实为不公。然而如今,我们恐怕就连这最基本的资料都没有,如此,未来政府决策时岂不是又要酿出民怨?。
因应老年社会的来临,政府也应该思考扩充现有的实况统计,包括老年的所得分配、老年的消费者物价指数,老年的住宅自有率等等,以日本而言,日本编有老年者消费者物价指数,用以衡量老年家庭所面临的通膨压力,何以要这么做?因为老年人消费的内容和年轻人不同,因此对通膨的感受也就不一样,去年日本平均通膨率-0.2%,而老年通膨率为0.1%,前年日本平均通膨率0.0%,老年通膨率达0.5%,老年所面对的物价压力比较大。
第三、老年统计宜延伸70岁一级:长期以来老年人的定义是65岁,因此年龄分层统计,最高一层只到65岁以上,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退休年龄的延后,65岁以上的人太多,有必要修正年龄分层,把最高一层延至70岁,如此一来65~69岁一层,70岁以上又一层,这样才能厘清更多的问题。
古人说:「正月失政,七月凉风不至。七月失政,正月大寒不解。」施政须因应自然的规律,而统计正是施政的气象台,随着台湾迈入老年社会这个新季节,散置于各部会的老年统计有必要做一次全面的整理与扩充,惟有完善老年统计,施政的气象台才不致于误判,如此施政,一切因老年社会而生的衝击,才会降至最低。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