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参议院外委会通过《台湾政策法》,拜登总统18日又表示,如中国攻击台湾,美国将出兵协防。国会与行政部门相互呼应,民进党政府宛如注入一剂强心针;但《台湾政策法》充满变数,这会期恐难以完成立法,而拜登四度发言防卫台湾,四度遭到白宫「收回」。这些高调挺台动作如同两面刃,表面上提升美台关系,也同时挑动北京最敏感神经,不必然符合台湾安全利益,但民进党政府无感,甘为美国抗中政策工具。

大陆外交部长王毅20日在纽约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季辛吉时,列举了裴洛西访台、参院审议《台湾政策法》及有关协防台湾的言论,严重挑战美中三公报,严重破坏美中关系的政治基础。王毅的发言充分显示,美方一系列挺台抗中行动可能变质为「茶壶里的风暴」,如不能及时厘清、降温,将重演裴洛西访台风暴。

拜登总统四度出兵协防台湾的发言都是面对媒体询问时的被动回应,被解读为美国的战略模糊更趋清晰,但美国任何重大政策转变不会草率透过媒体答询宣示。白宫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就指出,拜登「特别清楚且毫不含糊地强调并重申了一中政策」。

而拜登更亲自于21日联合国大会演说中罕见提及维持台海和平稳定,重申「一个中国」政策,不寻求与中国对抗或冷战,同时向两岸及国际社会传达正确讯息。拜登的出兵协防台湾可能发自内心,但美国维持既定一中政策及战略模糊则是事实,美国外交政策具有一致性与可预测性,而民进党政府总是选择性偏听,拒绝面对现实。

美国中央情报局副局长柯恩评估,中共在2027年将具有武力攻击台湾的能力;美国前国防部政策次长佛洛诺伊发表专文指出,2024到2027年是台湾的「脆弱时期」。这些权威观察代表了美国的承诺固然重要,但已非台海安全的唯一决定因素,关键在于美台是否能有效威慑及击败中共的军事行动。

美国军事专家普遍认为,台湾最迫切的安全问题是长期忽视国防重要性,导致并未充分准备因应中共的军事威胁。即使现在增加国防预算,加强採购武器装备与弹药,却遭遇长期积压运交的瓶颈及乌克兰战争的排挤效应。M109A6自走炮採购案叫停,鱼叉反舰飞弹、刺针肩射飞弹、海马斯火箭及相关机动发射器是否能如期运交至关重要,但2020年的军售案推迟到2025年,最后一批要等到2028年才完成,超过了2027年的关键期限。

台湾民意基金会的最新民调也反映了同样的事实,约5成2受访民眾对民进党政府保卫台湾的能力没有信心,其中3成极端缺乏信心,缺乏实力基础的国防才是台湾安全的最大隐忧。

《台湾政策法》在参院外委会审议时有5位跨党派议员反对,他们认为法案走向战略清晰,潜在改变了一中政策,可能带来区域不稳定,并不利于台湾。而重量级参议员罗姆尼则坦承投票支持原因之一是这个法案难以成为法律,充分反映了华府政治的错综復杂,反中挺台固然是共识所在,但台湾真正需要的是实质支持与援助。

#国防 #拜登 #美国 #中政策 #台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