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蕙如养网军网路霸凌,间接导致时任大阪处长轻生,她虽然已判刑定谳,但释宪成功就可获翻案。宪法法庭如果只是考虑被告的人权保障问题,忽略类似周玉蔻等人用言论霸凌的恶行,恐非人民企盼的司法正义。
蔡英文政府推动司法改革,让大法官审案法庭化,也给予大法官如同「第四审」的绝对权力,透过裁判宪法审查普通法院的确定判决,让空姐争女案翻盘,但逾半年的宪法诉讼裁判,却引来外界的批判与非议,大法官们却仍活在神坛上,不知人民的感受。
性侵杀人的死囚陈锡卿等38人声请释宪,主张司法院函令制定的最高法院更三审后上诉案,应由原承办法官承审,及重大刑案自始由同一位法官办理,俗称的「连身条款」违宪。宪法法庭併案受理后,下个月开庭但不公开,未来一旦判决违宪,38名死囚依速审法规定,羁押不得逾5年,可获非常上诉、重新审理机会,也因关押逾5年须释放,获翻案后还可声请刑事补偿。
此外,去年底立法院才刚修正通过,将侮辱公务员的刑度提高,但大法官们却受理杨蕙如的声请案,併案后要审查侮辱公务员的刑罚是否违宪。
目前15位大法官,有4人明年将卸任,将由蔡英文总统提名新大法官,届时15位大法官全部是蔡总统所任命,将组成「清一色」的宪法法庭审案。宪法法庭如果只是迎合特定司改团体的喜好,作成背离民意的裁判,恐怕会酿成司法大灾难,难保不会成为人民走上街头要求改革的对象。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