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美国政府持续施压增产的压力,石油输出国家组织与盟国(OPEC+)5日开会后宣布将每日原油产量大砍200万桶,此为2020年4月疫情爆发初期以来最大减产幅度,目的在于支撑油价。儘管此举恐导致全球原油供应更加吃紧,有助油价重返100美元大关,惟近月油国组织产量并未达标,缓和了减产的实际效益。

消息发布后,国际油价剧烈震盪,先是涨近1%随后反跌。纽约西德州原油11月期货价5日盘中下跌0.5%,每桶报86.09美元。伦敦12月布兰特期油小跌0.2%至91.58美元。

OPEC+开会后决议每日减产200万桶,此为2020年4月疫情爆发初期以来最大减产幅度,预计从11月开始实施。分析师认为,这显示出OPEC+试图拿回油市主导权并重新掌控市场。

沙国为首的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成员国与俄罗斯在内的产油国,周三在维也纳召开2020年3月以来首场实体会议,遭美国制裁的俄罗斯副总理兼能源部长诺瓦克(Alexander Novak)也参与其中,令外界早已预期这场会议的结论恐非西方国家所乐见。

美国白宫发言人回应,美国必须降低对于OPEC+与其他产油国的倚赖程度。

分析师表示,OPEC+做出大幅减产决定,有助于俄罗斯度过欧盟对其实施石油禁运的衝击,同时令美国等各地民眾加油价格回升。据美国汽车协会(AAA)数据显示,全美无铅汽油均价如今降至每加仑3.8美元,远低于6月14日的5.02美元歷史高点。

花旗集团分析师在报告中指出,若OPEC+大幅减产导致油价狂飙,这恐怕惹得拜登政府不高兴,因为这不利于他们期中选举选情,也不利于美国积极打击通膨的决心。

白宫想方设法压抑油价,除了基于助长国内通膨的担忧外,也希望能够减少俄国油气收入。

花旗认为,美国可能採取一些政治动作反制,例如释放战略储油或进一步强化《禁止联合垄断石油生产和出口法案》(NOPEC)规范,此法案令美国司法机关得以针对OPEC操纵原油供应提出反垄断诉讼。

#美国 #分析师 #有助 #减产 #OP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