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劲扬、新台币贬值,9月输入性通膨发威,加上颱风天候影响,对我国物价压力是雪上加霜;主计总处昨公布9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为2.75%,虽未触及3%警戒,但增幅却一改连续2个月的缩减走势;与民眾生活息息相关的17项重要民生物资涨幅也跟着扩大,年增率达5.84%,创近8年来新高。
主计总处综合统计处专门委员曹志弘分析,9月CPI会扩大,主要是食物类上涨5.3%的影响,加上9月初颱风外围环流影响,食物类就贡献9月CPI一半的涨幅。
不过,压力更大的是17项重要民生物资,通膨上涨高达5.84%,其中,沙拉油调理油,年增率达16.03%,创13年半新高,卫生纸涨幅5.89%,也改写3年多来新高纪录,鸡蛋涨幅已有舒缓迹象,但仍高达35.85%,市售价格居高不下。
曹志弘表示,沙拉油的原料是黄豆,卫生纸得进口国际纸浆,受到新台币匯率贬值的影响,新台币计价的进口物价涨幅逼近2成,输入性通膨压力没有明显趋缓,所幸,国际原物料价格下跌,对舒解物价压力,多少会有点帮助。
时序进入10月,天候较稳定,只要新台币匯率没有大幅波动,曹志弘预测,10月的物价将略低于9月,这波物价的高峰期将落在第2季,通膨要再见到3%以上的数字,机率已经下降了。
主计总处调查指出,9月CPI年增率2.75%,主因是外食费、肉类、水果、蛋类、水产品、房租、家庭用品及油料费上涨所致,惟蔬菜、通讯设备价格下跌,抵销部分涨幅。若扣除蔬菜水果,涨2.82%,再剔除能源后的总指数(即核心CPI),涨2.79%。
以平均每月消费支出8万元规模的家庭为例,在购买相同品质、数量与服务的情况下,9月CPI年增2.75%而言,每户家庭平均支出会较上年同月增加2200元,外食费支出增加493元最为显着。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