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9月底提出的纾困案包括天然气价格剎车机制和调降燃料税等措施,协助家庭和中小企业应付持续飙涨的能源价格。
瓷器制造商罗森泰(Rosenthal)执行长莱德(Mads Ryder)说,政府提出的能源纾困仍未定案,因此目前是不会改变任何事情。他抱怨煞车机制内容太含糊,无法让他暂停把德国部分生产转往海外的计画。
政府计划本周公布煞车机制和其他纾困案的详细内容。该纾困案准备实施至2024年春季。
德国包括劳动等成本高涨已令许多企业把部分或全部业务,迁往像欧洲新兴市场等其他成本较低地区。原先没这样做的企业现在已考虑跟进。
财长林德纳(Christian Lindner)的经济顾问费尔德(Lars Feld)指出,俄乌战争引发能源危机,已令企业到了是否要把生产基地迁往海外的紧急关头。他说正考虑迁往外海的制造商,正等待政府提出的煞车机制如何执行。
德国工会IG Metall在9月公布最新调查,目前制造业支付的能源费用是二年前的10倍,五家工程公司里就有一家认为至少要把部分生产迁往海外。
但仍有部分企业乐观等待政府公布的纾困做法。像纺织品制造商Wuelfing表示只要政府能压低能源价格,即使是2020年水准的2倍,也会搁置把生产迁往葡萄牙或巴基斯坦的计画。
其总经理杜魏(Johannes Dowe)说:「这会有帮助,但我们仍不清楚有什么可期待。」
德国中小企业协会(BVMW)指能源危机影响欧洲以来,没明显迹象显示中小企业把生产外包给海外厂商的情况增加。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