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许多是原住民族岁时祭仪的灵魂,台东县卑南族南王部落1处小米田即将採收,却引来大批野鸟抢食,农民眼看「小鸟欺负小米」,为了保住心血结晶,又是摇瓶罐,又是放冲天炮,农民和野鸟斗智、比耐心,人鸟大战的戏码正在原乡部落上演。
清晨在南王部落的小米田里,再过1个月就可以收成的小米穗都已经非常饱实,却有大群斑文鸟、白腰文鸟、黑头文鸟等捷足先登,农民在田梗旁狂摇繫上瓶瓶罐罐的绳子,偶尔也放冲天炮,鸟群被吓得四处飞窜,但是只要稍有疏失,鸟群故态復萌,继续进击小米田。
「小鸟欺负小米!」,农民无奈地说,每天一大早,鸟群就来他的小米田里大啖早餐,为了驱赶小鸟,他绞尽脑汁,试过插旗帜、绑彩色塑胶绳、吊光碟片、老鹰风筝、稻草人,但是鸟根本不「鸟」人,只有牵绳子摇瓶罐及放鞭炮,还有点威吓效果,但是太耗费人力,实在伤透脑筋,他说,下次要改用防鸟网。
台东区农业改良表示,台东场近年来致力于小米鸟害防制试验,希望能以友善方式,降低鸟害损失,除了已研发的太阳能人型驱鸟器可大面积防制鸟害以外,也进行小面积小米田全罩式防鸟网防,可有效阻隔鸟类接近,果穗损失率为零。
据悉,台湾地区小米种植有春作与秋作两期作,一般以春作较多;小米过去也是原住民的传统主食,包括卑南族、排湾族、布农族、鲁凯族的岁时祭仪,都是跟着小米走,为了保护辛若栽种的小米,妇女一边摇绳驱鸟,一边唱着传统歌谣,成为原乡的特殊风情。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