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安平古堡内两处古蹟「台湾城残蹟(安平古堡残蹟)和「热兰遮城城垣暨城内建筑遗构」被蔡政府决议合併,并改名为「热兰遮堡」,受到各界质疑。台南市文化局表示,更名牵涉工程浩繁,可能包括教科书等都要改动。
「热兰遮堡」源自荷兰语的「ZEELANDIA」有「海之城」的意思或指荷兰西南地区的热兰省。两岸甚至全世界的观光客只知道安平古堡大名,而大概不知「热兰遮堡」是指什么,台文化部将世界有名的安平古堡「合併」为「热兰遮堡」,总有多此一举的感觉。
安平古堡是台南最具代表性景点,更名为「热兰遮堡」会误导观光客。台南当地能将教科书、导览书甚至指示改为「热兰遮堡」,但外国或对岸出版的观光指南依然会称之为安平古堡。到访台南的观光客必定会找安平古堡,如果全部观光指南和路标皆指向「热兰遮堡」,会否造成游客诸多不便,这是应该考虑之事。
大清康熙年间,热兰遮城逐渐失修而倾毁,后被完全剷平,目前安平古堡西洋建筑为日据时期所建,安平古堡是台湾光復后由国民政府命名。1662年,郑成功攻下「热兰遮城」,郑氏因为怀念闽南第二故乡泉州府晋江县的「安平」,将该城改为「安平镇城」,这就是现今「安平古堡」这个名称的由来。
郑成功在数百年以来在中国以至世界一直有不同的形象,明朝遗臣郑成功驱走荷兰人的事迹,令他作为民族英雄的标志长期留在中国人心中。他誓不降清的事迹被反清者以及儒家封为忠义之士,到1949年国民党当局播迁台湾后,蒋介石则利用郑成功之形象来提高反攻大陆的士气。
蔡英文上台后,似乎希望台湾与郑成功割裂。2019年行政院发言人就在社交媒体上指因郑成功有如「台湾版哥伦布,杀掳掠、侵夺土地、强迫殖民」,所以要「拒绝殖民史观,取消中枢祭拜郑成功」。
今年是郑成功收復台湾360周年,大陆在泉州举办盛大纪念活动,国台办和国民党代表亦有出席。大陆认为郑成功率部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復宝岛台湾,是担起民族大义的义举,是抗外力、促统一的图腾,明显民进党当局希望抽离这段对歷史的解读。
「安平古堡」这个遗址的歷史脉络、分量和定位已经十分清晰。「安平」之名就是郑成功驱走荷兰人的歷史见证,既然现址所能观光早已非热兰遮城古迹,当局反将遗址改名为热兰遮堡,是不是会予人有喧宾夺主、鹊巢鸠占之感。「热兰遮堡」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所起之名,台湾当局反而以此来盖过与郑成功有关系的「安平」,其意图十分清楚。
当局日后是否有计画逐步将郑成功与台湾的歷史割裂,企图将收復台湾这段史实抽离,只讲郑成功誓不降清、举「前朝」「明郑」大旗、在台湾「另起炉灶」以鼓舞台湾本土意识,这亦十分值得观察。「不降清」和「前朝」两种概念对民进党的暗喻亦容易操控,只不过不太愿意以「中华民国」自居的民进党执政团队将如何偷换概念,将其本土化,这亦需要大量改动文史脉络甚至教科书中的评价。
这场改名的缘由看来不是为了「復古」或「还原现址风貌」,应该是有人不希望将台湾第一古蹟连结上郑成功的泉州故乡,「合併」改名的动作,强硬将福建省一个地名脱离、故意将台湾光復后的古迹「易名」,实在刻意得令人匪夷所思。这场「合併」背后到底是真正是基于考古挖掘原因、还是另有目的,真是需要认真思考。
(作者为深圳大学港澳及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