锺延麟是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兼所长,研究专长为中共党史与中共政治,着有《文革前的邓小平:毛泽东的「副帅」(1956-1966)》等书。
中共二十大报告16日出炉,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兼所长锺延麟分析,相较于过去十八大、十九大的政治报告,马克思主义被提至报告很前段的位置,而且多次强调「理论创新」,这可能意在让习近平站在党内政治、思想、意识形态上的制高点。报告详述习近平十年「变革」成绩和「理论创新」,都在为习近平延任总书记予以政治加持。
锺延麟指出,本次报告由习近平主持起草与亲自宣读,内容肯定反映其意志。锺延麟说,政治报告首先胪列习近平所谓「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具体成就,并提出这「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意指这是习近平的对内功绩。
报告也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锺延麟认为,这则是对习近平执政功绩的对外影响的概括说法,意指中国的「变革」不只是中国内部成就,也能于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让世界其他地区实现现代化有「新的选择」。
报告接下来就马上提及「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锺延麟说,此处频频提及「理论创新」,表示报告欲凸显习近平乃成功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用比较迂迴的方式,突出「两个确立」的第二个确立,也就是「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锺延麟解释,对习近平而言,能够彰显其自身掌握并运用革命理论,结合实际提出指导思想,这样就使之站在政治、思想、意识形态上的制高点。他也预期,未来中共会对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更多的经营和资源投入,而官方意识形态与内外政策的关系,到底是对其指引或为之辩护,值得关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