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今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以来,迄今未见缓解。俄乌双方固然陷入进退失据的困境,而全球燃料成本大涨,让背负稳定物价政策任务的台电与中油两大国营事业,出现巨额亏损,堪称是躺着也中枪的最佳写照。同时也印证兵凶战危的论述,在今天全球一体的情境下,其影响层面不只举世各国均无一能幸免,甚至各行各业也都必需具有相应的风险意识,以及面对危机处理能力的考验。
于此,姑且以台电、中油目前所面临的巨额财务亏损如何应对做为案例检视。立法院经济委员会19日在进行112年度中央政府总预算案经济部及所属单位预算审查时,民进党籍立法委员林岱桦就直接针对台电、中油面对全球燃料成本飙涨,指出如果台湾的油电价格未能完全反应成本及时调涨,推估到今年年底,两家公司的亏损恐怕都将超过2,000亿元。面对这样的困局,林委员固然也很理性的表示,在反映真实成本和稳定物价之间,如何决策确实很难取舍。但身为民意代表,她只好优先反映,担心是否会影响台电与中油员工绩效奖金的发放?并具体表态,支持及督促经济部对油电员工仍应发放绩效奖金。
面对委员的关切与质询,列席备询的王美花部长,自然也就只能如响斯应的明确回应,表示虽然公营事业绩效奖金的发放有其审议机制,但在感谢台电、中油承担成本辛劳的同时,政府将会朝着仍然发放绩效奖金的方向研议,并不会影响台电、中油员工的权益。
检视立委和部长的这一番询答,平心而论其实并没有什么新意。在广义的政府公营事业体系中,相较于民营企业必须以能否盈利做为经营绩效的优先指标;公营事业则还需额外承担配合政府政策的任务。譬如公股银行或非营业基金,面对当前股市暴跌,民营银行或外资纷纷撤资时,在主管部会一声令下,却只能硬着头皮注资救市。从而即使整体经营效率、获利不如民营银行,但基本上却都不致于影响员工年终绩效奖金的发放。更夸张的案例,则是同属国营事业体系的台铁,在政策前提下票价多年因未能与时俱进的调涨以反映成本而致长期亏损。但即使台铁的营运连年出现赤字,可是员工照样可以领取年终奖金。
进一步反思政府公营事业体系,以维持物价稳定与不牺牲员工权益为主轴的营运模式,其实相沿多年,俨然已经成为另类的「新常态」。甚至即使台湾民主化后已歷经三次的政党轮替,但这种特殊的营运模式及政策思维,却是坚若磐石。然而,毕竟当前全球唇齿相依、祸福与共的情境,已经迥异早年只需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时代,因而政府的决策思维自然也要与时俱进,跳脱既有的框架,朝向极大化兼筹并顾的新治理模式。
首先,检讨当前有关公营事业的这种「新常态」营运模式,包括不能如实的反应油、电成本,或不敢调涨公共交通票价,除了要承担营运赤字的后遗与补贴,以及一旦资不抵债最终还是要由全民承担的无奈之外,更严峻的是偏低的油、电价及票价,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影响政府设定于2050年实现零碳排的承诺。
其次, 立委所关切是否会因而影响中油、台电员工绩效奖金的发放,固然不容忽视。毕竟这两家国营事业营运亏损,主要是源于维稳物价的政策考量,于员工而言乃是「非战之罪」。但是同样不容忽视的后遗,则是会否因而加剧员工「铁饭碗」的保守心态,甚至两公司的高管也因而更不在意要与时俱进的推动改革、提升经营绩效,这也可以从公营的台铁连年亏损而窥见一二。
再者,做为台电、中油两公司主管部会的王美花部长的回应,固然给足立委面子,也可以产生安定两公司员工军心效应。但从更高层次来看,这其实只能算是公共决策的「短线操作」而已。更直白的推测,在连年选举的压力下,她又何必费力而不讨好的对合理提升油电价格进行规划。
综而观之,不论是公共决策有违永续经营原则,无视公务人员铁饭碗心态,以及只在意于短线操作,恰是实施民主政治反而容易衍生的病灶。如何兼顾民之所欲常在我心,以及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不致债留子孙,正是当政者不容迴避的课题。而如何知道也能做到,则更是民主选举制度最大的考验。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