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日前提到台海议题,指出中共对台湾的态度已产生质变,不再接受目前的现状,决心加速统一时间,若以和平及胁迫的手段不可行,将会採取以武力来达成这个政治目标。而武统的说法在中共二十大之后更成为热门话题,国内外学者评估中共对台动武时间表大多落在2023年到2027年之间,也有专家认为2035年是最后期限。但时间表的预测不是问题关键,重要的是台湾究竟准备好了吗?
北京认为目前台美军事交流升温已涉及其主权议题,在其2005年所提出的《反分裂国家法》中指出,若有外力介入视同碰触两岸关系的底线,因此美中角力会因台湾议题而使双方较劲白热化,无论是经济战、贸易战、金融战、晶片战、科技战,甚至将来的能源争夺、粮食控制等领域,都是双方较量的场域,竞争面之广几乎无所不包,而台湾最须留意的就是台海安全议题,毕竟台湾面对中共在政、经、心、军四大领域皆有一段差距,如何以小胜大、维持台海稳定是最大、最重要的课题。
中共在军改后的建军主轴为「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要求各战区能独立进行联合作战,及联合不同战区的部队进行跨战区的军事行动。因此共军每年各战区都依「仗在哪里打,兵在哪里练」的原则,制定各种不同的演习项目,强调提高对外部势力进行「反介入/区域拒止」的作战能力,亦在多次中俄联合军演过程汲取经验,增加联合作战指挥效能,提高共军对台进行速战速决的能力。
再者,中共目前对台的军事战略模式已调整为平常在台湾海、空域「常态性联合战备警巡」的形式进行军事迫近,明显压缩台湾战略纵深及军事反应预警时间。由于台湾海峡最窄处只有140公里,共军又经常以战机、军舰抵近在台湾海、空域活动,已可近观台湾海岸线及山脉棱线,又不时以东部战区和南部战区进行大规模夺岛突袭演练,不难看出共军将来对台用兵模式,极有可能是以突袭式、速战速决、快速造成既定事实的方式,以不对称之优势迅速解决统一问题,台湾面对军事威胁的型态已明显改变且较往昔严峻,当亟思最佳之政军对策并快速强化,才是务实的正举。
审视台湾数十年来建军备战的最高原则,就是要使共军攻台时付出极高代价,使其不致冒险轻启战端,而且台湾必须能抵挡共军第一击及后续战况发展,如此才有机会获得美国驰援及国际奥援。这个大原则是正确的,但目前已经过时又不符敌情威胁的军事战略构想、兵役制度、军事教育改革、民力物力动员制度等等太多军事革新议题,再不做就来不及了。(作者为前空军副司令、国立清华大学荣誉讲座教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