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21日于布鲁塞尔结束为期两天的领导人峰会。各国领袖论及与中国的关系时,呼吁对中国採取一致立场,同时降低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德国总理萧兹则确认将在11月初首次以总理身分访中,随行的还有一个德国经济界代表团,此举也遭受欧盟各国质疑。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表示,欧盟领袖21日讨论与中国的关系,认定中国构成威胁,但会寻求避免出现直接对抗。他强调,欧盟始终坚定捍卫民主自由等原则;这次讨论展现各国坚定决心,要避免对中国保持天真,但各国也不想陷入系统性对抗思维。

在欧盟峰会结束后的记者会上,欧盟领导人评论中共二十大和中国政策,称中国正在强化强硬和自主路线,在东亚建立主导地位并扩大全球影响;中欧关系趋于紧张,中欧制度完全不同,欧盟清楚对手性质;欧盟要高度警惕对华依赖,透过一系列工具做出战略回应。

欧盟执委会主席范德赖恩认为,欧盟和中国的政治制度存在根本差异,由此中欧形成竞争;欧盟已经从依赖俄罗斯学到一课,所以必须对中国保持警觉。她指出,依赖中国的技术与原物料带来风险,呼吁欧盟增加产能,并寻找可信赖的替代供应商。

芬兰总理马林则呼吁,欧盟不应对中国此类威权主义政权,产生战略方面及关键性依赖,其中科技技术依赖是关键;民主国家对此应加强合作。但她也澄清,这并非不与中国发展任何经济关系。

德国总理萧兹将在11月初访问中国,而他于出访前同意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入股汉堡港码头,受到欧盟各国的质疑。马林未点名地指出,不该将基础设施出售给「独裁政权」。法国总统马克宏则称,过去将基础设施售予中国,犯下了战略错误。

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22日回应,批评欧盟峰会言论充满意识形态色彩,重申中方歷来主张中欧是伙伴而不是对手,希望欧方认清当今形势,全面正确理解中共二十大精神,与中方相向而行,推动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构成威胁 #萧兹 #质疑 #中国 #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