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IMF)预测,今年台湾人均GDP约3万5510美元,可望超越日、韩,成为东亚第一;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示警,台湾科技业一枝独秀,「荷兰病」徵兆浮现,贫富扩大、M型化消费,恐怕衍生社会财富对立;通膨压力下,广大庶民得更辛勤工作,才能应付高涨的外食费、房贷压力等,对人均GDP东亚第一「超无感」,生活在另个平行空间。
IMF预估,我国人均GDP明年3万6834美元,仍会持续领先日、韩,国发会主委龚明鑫表示,我国超越日、韩的情况,不会是「昙花一现」。殷乃平表示,台湾能首度超越日本的原因,是日圆贬值速度太快,国民所得换算成美元计价,就吃了大亏,加上台湾近3年来科技业贡献多,经济成长率高于日本所致。
全球大闹晶片荒,殷乃平表示,台湾 「荷兰病」徵兆浮现,即科技业一枝独秀,只要与半导体沾上边的产业以及从业人员,近3年来财富增加最多,邻近新竹科学园区的竹北市,不仅所得居全台之冠,不动产涨幅也最为惊人;相对于餐饮、住宿、休閒旅游等裁员、无薪假,产业兴衰鲜明,数百万的服务业人口,几乎享受不到经济成长的果实。
「荷兰病」是描述单一出口产业爆炸性成长,带动劳动者薪资成长,削弱其他产业的竞争力;源于1960年荷兰外海发现天然气田,意外之财暴富升值,能源产业一枝独秀,工业、制造业衰退丧失竞争力。
1111人力银行发言人陈尹柔表示,对多数上班族来说,今年1到8月经常性薪资平均4万4311元,年增率3.08%、看似成长不少,不过,扣除物价因素后,实质经常性薪资年呈负成长0.02%,为6年来同期首见的负数,等于薪资增涨被通膨吃掉,不但压缩生活品质,也衝击上班族退休准备。
陈尹柔根据调查指出,在这波通膨压力下,35%上班族是「月底吃土族」,等于没有多余的钱可以存或做理财,调查也显示,近一半的受薪阶级拥两份收入,以兼职、打工或投资等管道来增加收入,开源节流双管齐下就是为了充实荷包,减少经济上的不确定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