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金钟奖频频爆冷,似乎连得奖人自己都不敢置信,像曹瑞原的《斯卡罗》得到最佳戏剧节目奖时,早就松开了领结,还说:「从没有那么出乎意料」;谢盈萱讲错得奖感言,一定也是潜意识自认《俗女养成记2》的表现比《四楼的天堂》更优。

整份榜单最让人疑惑的就是没有逻辑,会造成这么多惊奇,原因应该是源自比赛制度;正如陈亚兰能破天荒以反串获得男主角奖,即根据今年新修订的「金钟奖奖励要点」之「以演出角色之性别为准,该演出角色之性别由报名者认定」,也就是赛制改变了。

我30多年来歷任多次金马、金钟评委,亲身经歷赛制几经变革。如今金钟奖在决审时各个奖项只筛到最优先的两名PK者就弥封了,评委无从得知谁会得奖?也不能盱衡整体趋势?所以在讨论时,不少人只好一路维持初衷,论战几乎不起火花,选票很少流动,无法以深度的艺术论辩,催生出坚实的得奖者,就不意外了。赛制变革是为了兴利防弊,而今防弊成效已固如铁桶,也当考虑如何兴利,别让评审过程如皇帝大战蚩尤,在雾海中投票了。

不过,整体来看今年的作品各擅胜场,誉为「台剧大爆发」实不为过。譬如《茶金》就像剧中张福吉起建的洋楼,格局恢宏,美学表现工整,触及诸多政商议题,有歷史深度,但少了些生活气息与温度。若仍以房屋做譬喻,《华灯初上》则如样品屋,情境处处拟真,搭配耀眼星光,重现出1980年代条通生活的富丽辉煌,但情节与人物却不免有雕琢、装饰的痕迹。

而《俗女2》一如剧中的实景老中药店,有着被生活辗轧的痕迹,平凡的日子里不时撞击如父权vs.妇权、结婚vs.拒婚等等生命的论证,看似易于入口却百味杂陈。《四楼》则像小套房,每个剧中人仍要在狭隘的空间碰碰撞撞的过自己的日子。《火神的眼泪》彷佛集合住宅,每间坪数与格局都一样,每个消防员戏份相仿,都各有困境,其内心之不同就像装潢略有差异。

《逆局》与《尘沙惑》都是刑侦剧,布局满设机关陷阱以引观眾入彀,《逆局》较不仰赖巧合,应略胜一筹。至于《斯卡罗》可比将广袤的偏野作为建地,视界宽广,毕竟重点在叙写时代与环境,人味不免淡了些。还原到观眾的视角,面对如此百戏纷陈,过屠门而大嚼固然一乐,但我还是锺情于表现人生,刻画人性,抒写人情的作品。

#赛制 #表现 #金钟奖 #剧中 #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