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位化带来衝击,改变公部门治理样貌,元宇宙之数位平行时空延伸出现行法规的灰色地带。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科技法律研究所(资策会科法所)在国家科学及技术委员会(国科会)科技办公室指导下,于10月18日举办「2022科技法制前瞻论坛」,会中邀请超过20位跨领域专家学者共同与谈,深入探讨公部门数位协力、数位平臺治理与元宇宙法制之最新趋势。
国科会科技办公室副执行秘书沈弘俊指出,数位创新是活泼的,过度管制会扼杀破坏式创新,但完全放任又可能导致市场环境恶化,让潜在竞争对手及消费者蒙受其害。如何在自由市场与法规监管之间取得平衡,有赖跨部会共同努力。
资策会科法所所长萧宏宜说,面对元宇宙的跨国界与创新特性,传统的监管模式难以即时因应,又需要付出高昂的管制成本,所以,更力求一套合适的治理机制,以兼顾产业的多元创新、市场公平竞争、与消费者权益保障。
数位共治
建构通案框架
演算法及人工智慧应用,数位化发展日新月异,颠覆公部门主导之古典治理典范,形成私部门掌握资讯力之反向不对称,需要以「政府数位协力共治法制的建构」,利用法制政策的连贯性,达到简化及有效的监管,保障各利害关系人权益。
资策会科法所专案经理郑嘉逸说,数位治理涵盖多元多样的社会与经济事务,涉及不同政府部会的职掌,公部门间策略性的长期横向连结势不可免。他建议可以效法英国数位管制合作论坛(Digital Regulation Cooperation Forum, DRCF),各监管机关仍维持原本职权,但藉由论坛方式,作为机关合作的平臺,以因应碎片化的监管环境及缓不济急的立法程序,透过有效率的讨论与资料交流,实现对数位经济快速且一致的监管。
与会的公共行政及法律专家则认为,数位转型必须跨机关协力,政府应该以产业运作思维为主轴,兼顾各方利害关系人的权益及管理机制,否则成效必然有限。建议顺势让科技驱动组织变革,藉由永续的数位政府,贯彻政府一体的执法。此外,通案式的数位法制框架很重要,不宜只停留在《电子签章法》,应该将数位化纳入新立法,强化公部门与民眾之间的联繫,例如居家隔离通知书可以电子化传递等,相关数据资料亦有助于数位化政府治理。
数位平臺立法
考量产业竞争力
数位平臺以少数公司创造出极大产值,可能挟其平臺经济规模,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垄断之实,管制上考量为何?资策会科法所法律研究员洪政纬说,目前全球竞争监管措施略有不同,像美国持续对大型平臺进行监理、欧盟全面性立法、德国加入事前干预模式及日本採自律性规范引导。
我国市场规模较小,产业结构亦与他国有异,建议应优先对于大型数位平臺在我国之市场支配现况进行研究,辨识出优先处理之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向,可参考日、德及欧盟,由数位部、通传会等进行分工,以解决大型数位平臺可能造成之不公平竞争,监理手段可思考渐进式—从自律到他律。
除了最近成为焦点的媒体分润议题之外,部分新创也受到大型平臺业者的影响。跨国平臺业者认为,企业用户必须从提升自身数位竞争力着手,强化服务内容的独特卖点,结合平臺的流量优势,拓展新的市场与服务范围,吸引更多使用者,达到数位转型共荣。
其他与谈专家则认为,数位平臺所衍生管理风险广泛,包括个资及演算法都是问题之一,市场竞争只是其中一项。
有别于大国制定标准,小国策略应该要成为关键资源,建议立法方向宜参考中小型经济体,展现不一样的思维,找出臺湾模式,亦即借力大型平臺优势,帮助扶植本土产业,促进招商投资。
元宇宙规范
建立信任基础
元宇宙世界会对实体社会之道德、法律、经济产生什么衝击?资策会科法所高级法律研究员吴佳琳指出,元宇宙在经济系统中衍生出NFT估值结构之金融风险、智财权、诈骗及消费者保护等法律议题;社交系统中衍生出数位分身犯罪,以及虚拟世界关系延伸到实体世界中合法化的可能性。此外,数位内容方面,智慧财产规范无法完全对应至元宇宙,可能形成保护不周之状态,以及不良内容之误导或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危害也是问题之一。
因此,有关于元宇宙之规范,应优先以平臺条款和消费者保护为首要考量,可由数位形式获取有价值内容的权利持有人的角度设计相关条款,或透过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及创新的法规。而关于元宇宙所带来的使用者匿名挑战,则可藉平臺自律管理着手设计相关规范,相关法律问题可先对应既有规范,而在未有法律明文规定前,则应设计辅导机制保护权利人及消费者。
针对在虚拟世界的争议特别难解决的智慧财产权争议,专家认为,除了法制之外,或许可以藉由平臺自己的服务条款解决,可以参考网域争议、导入第三者联盟仲裁平臺等方式解决。
与谈专家认为,元宇宙属创新领域,也是臺湾的新机会,政府涉入程度愈少愈好,过多的监管可能抑制发展,从建立群眾信任角度出发,配合适度规范,或许由政府作为公信单位,以奖励代替监理,先行卡位市场商机。
资策会科法所邀集产官学各界专家学者在论坛中,针对平臺治理与数位世界新秩序,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度讨论,促成新兴科技法律议题的梳理、交流及研究成果扩散,期能搜集不同利害关系团体之多元意见,作为建构科技基盘法制环境之基础。(行政院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基金管理会广告)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