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来,关于中共大政方针与中央人事组合的情资研判,无不引发各方追逐和高度关注。理由无他,冷战时期竹幕低垂,而国府机关在港澳做情搜与敌后工作,一直就是友邦军情与外交系统的参考;说得明快一点,情资交换既是当时在国共对立之下的必要经营,而维持海外关系与赚取外匯也算一兼二顾啊!
此番二十大的人士研判,却少有的炸了锅。因为押宝名单全被大换血,转而以情绪性的轻薄言语,诋毁政治局新人的素质与学经歷,尤其在与习近平的关系作文章。不过,关于大陆第3季的经济数据,一律迟延;尤有甚者,《华尔街日报》在上星期的预测,关于政治局常委人事规画案,若从已公开的5名人选全命中,除了神乎其技之外,背后肯定还有玄机的。
一方面看,保有非凡的联外管道与媒体经营,方能达成笼络海外关系、民间情感和企业信赖,以确保在经贸深化和金融开放上,能有国际级的分量和参与意愿;另一方面也预告将会开启在团派、江派等共治梯队以外,中央顺势取得了在跨世代、跨国人才引入的权柄指导,真正确保在论能聘用与不次拔擢的人才来源。
毕竟,眼前由拜登选择了发动晶片战,并以国安控管包括企业技术和人才流动,全球生产链的重组将面临重大断裂。显而易见的,大陆内部的和与战,两派对峙;过往先经后政的韬光养晦,若从习总用人来做推敲,将不随之起舞,明确的一个「不」字!
未来想赚中国钱财,欢迎之至;贵客盈门的单边开放,势所必然。而且中央定然帮国际企业打破地方派阀的干扰;至于美国希望的按实力与比例原则,从共同监管、切分风险区段,到日后重新出发与再做结合,像是金融上市报表与半导体客户的流向动态等,都交由美方做监管的提案,只有敬谢不敏。
反观,美方必须担忧的是,全球经济紧缩的加速实现,因而压缩到美国寄望以民主联盟、生产链重组等的包抄、威逼,将失去演练时间与发生作用力的切入时机。其次,美国与欧洲金融市场,一如在东亚市场,也将有的连番动盪发生。毕竟,紧缩迫在眉睫,而紧接着就是房地产市场与房贷偿还的接连效应。这把政治野火,会在东亚各国烧上一轮,回过头来再烧到欧美市场。
显然,「中国人不吃这一套」的立场思维,已经从外交事务转到经济竞争,透过中央的认识布局,态度坚定且已然明确化了。现下中国大陆,势必要以主动降低和美国经济之间的依存度,各面向与领域涉入程度,不谈判、不应战、不妥协,正视此际逐步揭露的用人与一个星期以来的歷次发言,可以有的现实观察与具体研判。(作者为国立台湾大学国际企业学系副教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