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房地产企业的债务危机还未看到尽头。外媒统计,到2023年底,负债累累的大陆地产商,至少有2,920亿美元的在岸与离岸债务到期,意味着接下来兑付压力依旧沉重,违约阴霾短期难消。

随着房市销售下滑、债务借新还旧门槛大幅升高等背景,2021年多家大陆地产商陆续爆雷。报导指出,大陆地产商2023年全年到期总额为2,380亿美元,虽低于2021年的3,810亿美元的峰值,但仍面临偿债压力。

深高投资创始合伙人李凯表示,由于房企现金流持续恶化,意味着地产商明年的兑付压力会比今年更加沉重。

华夏时报1日报导,2022年至今,大陆房地产业信用面仍未明显改善,有大量境外债务到期及流动性较弱的房企融资管道依然紧张,民营房企正处于群体危机中。

为了避免违约以引发降评、更难筹资的连锁效应,不少房企和债权人商讨展期。Wind资料显示,2022年前三季境内债券市场来看,有24家房企宣布债务展期,展期规模高达人民币(下同)1,193亿元,较2021年增加1,000亿元。

在境外债的,上海票据交易所资讯显示,房企的美元债违约形势严峻,前三季累计有36家房企美元债违约,较2021年全年增加24家;涉及规模达550亿美元,较2021年全年增加368亿美元。

另外,根据克而瑞资管统计,今年第四季将有200家大型房企境内外债券到期,总规模约1,836亿元,其中海外债约649亿元。市场忧心,地产商短期还有爆雷风险。

报导指出,以财务相对稳健、被列为「示范房企」之一的大陆地产商旭辉来说,1日在港交所公告,该公司尚无法与所有境外债权人达成展延共识,将暂停支付所有境外债应付本金和利息。旭辉1日在港股恢復交易,受上述公告影响,股价暴跌25%,收报0.39港币,创六年新低。

另一家同为「示范房企」的碧桂园,1日被国际信评机构惠誉将其长期外币及本币信贷评级由BB+连降两级至BB-,评级展望为负面。理由是大陆资本融资市场仍然低迷,碧桂园难以获得融资保证,将影响其财务灵活性。

#大陆地产商 #碧桂园 #债务 #违约 #房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