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情境下,不论是否受到台独派的挑衅,习近平都决定要在十年内武统台湾。政治动机包括:二○二四年台湾总统选举后台湾国内政治的激进转变;习近平于中共第二十一或二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分别于二○二七年和二○三二年举行)之前能够持续巩固其最高领导人的地位,和/或认为美国国内政治深陷结构式混乱,因此武装干预的风险很小。

中国对台军事或准军事战术将与中国近期推演模式相似。可能包含以下一项或多项内容:在岛上组织叛乱(难以单独成功,因为台湾民眾对中国普遍抱持负面情绪); 对台湾的民用或军事基础建设进行大规模网路攻击;军事占领台湾一个或多个离岛以此要胁台北;经济封锁台湾;对台湾武装部队祭出先发制人的远程攻击;或是对台进行全面的陆空攻击。

该场景有几个前提:美国仅剩表面的军事回应,而其盟友的军事回应更是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将祭出一系列常见的贸易、投资和金融制裁,不过中国已经将这些可能性纳入考量,并且制定相关的应急计画以减轻其影响。中国确保其金融体系能够抵御届时美元的疲软,此外,衰退的美国将无法动员美元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对中国金融体系实施任何惩罚性制裁。

中国领导人曾担忧此预测会发生在二○二○年的香港,不过并没有。联合国将保持沉默,因为中国在安理会和联合国大会已拥有愈来愈多顺从的盟友,其中不乏已开发国家协助巩固其地位。联合国将把台湾问题定为中国的内部事务,应交由中国人民决定。以欧盟而言,英国的缺席,以及德法两国最终对中国─台湾问题的地缘政治矛盾心理,可能会使其保持中立态度。

届时,美国的地缘战略地位和国际道德权威将因未能捍卫一个微小却充满活力的民主体制而崩溃,更遑论美国和台湾在长达四分之三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实质盟友。美国条约盟邦对美国安全保证的可信度将会受损。国际可能会将之视为美国的慕尼黑时刻,如同当初国际于慕尼黑会议目睹英国强权地位的殒落 。

然而,在该场景下,中国将对台湾採取残酷的军事占领行动,这是控制一座多山岛屿的必要行为,该岛有二千三百多万人口,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武器,且对中共怀有深刻和广泛的敌意。与中国对台的占领相比,中国对西藏和新疆的暴力措施将显得平和许多。在二十一世纪剩余时间中,台湾将成为中国在国际舆论的巨大伤口。不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拥有何种道德权威,届时一切将不復存在。国际将退化回「强权即公理」的世界,有效的国际机构沦为梦想,而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则破败不堪。

#盟友 #攻击 #政治 #美国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