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国家外匯管理局7日公布最新统计,由于10月美元指数小幅下跌之故,截至10月末,大陆外匯存底规模为30,524亿美元,较9月增加235亿美元,终止连两跌,升幅为0.77%。
外管局指出,10月份受主要国家货币政策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小幅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匯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10月外匯存底规模上升。
上海证券报报导,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从匯率来看,美元指数10月下跌0.5%至111.5;非美元货币中,欧元上涨0.8%,英镑上涨2.7%,日圆下跌2.7%。资产价格方面,主要国家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下跌0.3%;标普500股票指数上涨8%,欧元区STOXX 50指数上涨9%,日经225指数上涨6.4%。
专家表示,回顾10月国际金融市场波动不断,但大陆外匯存底规模稳定回升,代表跨境资本流动和境内外匯供求间保持基本平衡。仲量联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认为,在主要经济体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停滞性通膨预期浮现,导致美元指数和全球金融市场波动率加大的背景下,10月份大陆外匯存底规模稳中有升,代表跨境资金流动理性有序。
管涛表示,拉长周期来看,今年9月末外匯存底规模为30,289亿美元,为全年最低点,较去年底减少2,212亿美元。但受美元升值、主要非美货币兑美元贬值以及全球股票和债券资产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所形成的负估值效应累计2,822亿美元。
管涛解释,这意味由交易带来的外匯存底资产增加,负估值效应导致外匯存底余额下降,大陆外匯存底规模实际上是不降反增。管涛认为,在美元指数飙升、多国为了稳定本币匯率进行外匯干预措施的背景下,上述数据也反映大陆对外经济部门的韧性。
对于未来外匯存底规模演变趋势,管涛表示,未来全球金融市场走向依然存在很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但大陆外匯存底透过积极经营管理,有效抵消市场因素对估值造成的负面影响。
外管局表示,大陆经济韧性强、潜力足、迴旋余地广、长期向上的基本面仍在,有望支援外匯存底规模保持总体稳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