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综合所得各级距统计
2020年度综合所得各级距统计

税制不公贫富差距扩大!立法院预算中心报告显示,2020年度最高所得净额的2个级距「有效税率」,较2016年呈现减少,其中所得净额级距1000万元以上有效税率甚至从35.53%降至30.64%,大降4.95个百分点;反而中产阶级的有效税率却提升。

所谓有效税率,是指应纳税额除以综合所得额(收入),而财政部赋税署以综合所得净额分为8个级距,立院预算中心指出,2020年相较2016年从低到高的各级距,有效税率分别增加0个百分点、0.17、0.32、0.53、0.63、0.14个百分点,最高2个级距减少0.14个百分点与减少4.98个百分点。如第5级242-453万元的社会中产阶级,有效税率11.62%,增加0.63个百分点。

即使2018年度实施税制优化,中产阶级的3个级距有效税率却增加较多,最高所得净额2个级距500万到1000万元、1000万元以上者,有效税率却减少。且以立院预算中心报告显示,所得净额1000万元以上者,平均所得总额(年收入)高达2949万元,将近3000万元,较5年前相当。

年收入超过200万元以上,所得净额为0者还有235户,相较于2016年仍增加154户,其中年收入超过2000万元者,竟然还有2户不用缴税。财政部赋税署说明,这些高所得却不用缴税的申报户,多为列举高额的捐赠和医药费,财政部官员表示,未来会加强查核,剔除不合规的医疗费用抵减,如美容、保险已给付、无单据等,落实税负公平。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所施行的税制优化,主要目的是要降低育儿、薪资所得和中低家庭的税赋负担,所以提高标准、薪资所得、身心障碍以及幼儿学前等4大扣除额;但同时大举将综所税最高税率45%调到40%,反而有利高所得者。

立院预算中心指出,行政院前院长陈冲曾提出,在兼顾税收和公平下应该积极检讨税制,对薪资所得者,尤其是年轻人酌量宽减,但是各类的交易所得应该检讨。

#收入 #级距 #有效税率 #高所得 #立院预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