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术方面,院士建议产业可透过精准的盘点与分析,寻找碳排主要来源来切入,发挥「Smarter、Greener、Together」的精神,亦即更智慧地寻找创新技术,提供更高效率减碳的整合服务;秉持更环保、更绿色的经营理念;企业互相合作,一起执行来应对净零排放的挑战。
在政策方面,能源来源的多样化,也是院士关注重点。院士指出,能源价格容易受短期事件影响,建议政府应思考30年以上之长期净零议题,分散能源分配比重,提早因应能源价格波动问题。
此外,想要降低碳排放,首要为节能、提高能源效率,例如:企业可透过绿建筑拓展节能,以台达总部为例,从1999年投入绿建筑,至今已比先前节省电力达三分之一。
其次,在寻找新能源,如氢能、SMR均可纳入思考范畴,如此可兼顾企业竞争力并顾及环境保护。
市场方面,院士认为,净零排放不单纯是技术问题,还必须设计机制来引导,将碳排的外部成本内部化,让技术跟商业模式匹配,因此法规与环境建立是重要的关键。
以玻璃为例,因玻璃价格低,市场应用很普遍,但玻璃制造碳排高,因此政策上需要设计机制,将排碳成本纳入整体成本,才能引导产业往净零的方向走。院士建议,由政府来整合,工研院协助国营事业建立示范基地,务实地进行演练以成为可供产业参考的成功范例。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