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分析家表示,此次中美领导人会谈旨在为双边紧张关系加筑「围栏」,以防擦枪走火引发全面衝突。不过,「拜习会」虽然可能在避免美中关系彻底破裂方面有所作为,但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改善,不大可能解决中美在许多重大议题上的分歧,尤其是针对台湾问题。
华府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亚洲计画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表示:「为了稳定中美关系,我认为,双方的计画是透过让两国首脑开展战略性对话,讨论如何避免使双方关系走向衝突。首脑之间举行会谈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会谈至少提供阐述各自观点及政策的机会。」
澳洲国立大学亚太学院讲师宋文笛也对德国之声说:「中美首脑面对面会谈,最大意义就在传达一个讯息,即中美是激烈的竞争对手,但非势不两立的死敌。」
《华盛顿邮报》则援引专家分析表示,拜登希望利用与习近平的会晤设立两国关系的底线,只要避免双方衝突或危机就可以。但是,中国希望看到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取得进展,希望两国关系重返正轨,希望美国承认中国正在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社会主义超级强国的地位。
这是美国眾议院议长裴洛西访台后,中美领导人的首次会晤。不过,葛莱仪说:「拜登政府早已明确表示,中方以裴洛西访台为藉口,进行大规模军演,目的是恐吓台湾。而中国则认为,是裴洛西访台破坏了台海稳定。中美双方观点截然相反,难以想像双方在这个问题上会取得进展。
美国卡特中心(The Carter Center)中国项目主任刘亚伟也指出,拜登总是说中美关系应该建护栏,反覆强调「我们不是寻求衝突」,「但中国的看法就是嘴上说一套,实际做另一套。比如,嘴上说坚持『一个中国』,但在台湾问题上搞了很多小动作。所以中国的想法是,要不要跟你合作,要看你的实际行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