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期中选举前,识者都认定此选举将会是对美国民主制度与其选民素质的严酷试炼,而且预期试炼的结果普遍悲观,原因是一般选民只注重经济因素,对于所谓美国民主需要保护的议题,心有余而力不足。观察家特别关注两个问题:一、川普加持的川普党徒虽然在共和党内初选大胜,但他们在一般大选面对民主党和独立选民时也能胜出吗?二、川普团队背后鼓动组织的「美国第一」联盟在摇摆州的选务首长选举中可否取得胜利?

虽然选举结果尚未完全底定,但目前已知的结果已足以断定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在35位联邦参议员与435位联邦眾议员的选举中,民主党的参议员总数已达50席,加上副总统则稳掌参院多数。共和党在眾议院席次领先,两党总眾议员数的差别应不会太多。虽然拜登总统的满意度只有41%,民主党这次在眾议院席次的流失数,却创下过去20年期中选举的新低。

出口选民调查显示,影响这次选举结果的最重要因素是整体经济的表现,其次是美国民主的维护。后者之所以变成选民关心的焦点,拜登总统两次黄金时段的演讲,功不可没,媒体对此议题的深入剖析与讨论,也有唤醒民智的效果。在选前,一般认为以维护民主当成投票的诉求,太过抽象难解,不足以翻转民主党的颓势。然而此议题,加上最高法院废除妇女宪法保障的堕胎权,有效激起一波波民主党选民的投票登记,到最后选前几天,登记选民中,38.78%属于民主党,29.42%属于共和党,而28.55%则自称不隶属于任何政党。

除了成功激高民主党选民的投票率以外,更有一定比例的独立选民在面对川普党徒候选人与民主党候选人时,儘管不怎么满意执政党的表现,但为呵护美国民主,最后仍将选票投给后者。因此,需与民主党人竞争、非安全红区的川普党徒普遍选得不好,这个结果证明非共和党选民的确很在乎这些候选人否定2020年总统选举结果、拒绝承诺在选战失败时公开认输等违反民主常轨的言行,最后用手中选票确保美国两百多年来的民主实验所辛苦建立起的规范、惯例和实践机制,得以在未来持续运作下去。

除了联邦参眾议员外,这次期中选举还需选出36位州长、27位州务卿和31位州司法部长。美国联邦选举事务,包括总统选举,由各州政府全权负责,而总其事者通常是州务卿或州长,而州司法部长则负责防范不当选举行为,并在必要时在法庭捍卫合法选举结果。

川普团队于2020年曾试图说服几个摇摆州当责选务官员更动普选选票计数,以期反败为胜,所幸这些大多数为共和党籍的政府公仆,对美国宪法中一人一票的神圣性都具有比党派利益更高的忠诚度,纷纷拒绝川普的无理要求,遂得以将一场几乎无可避免的宪政危机化解于无形。川普下台后,其团队想把「自己人」先选进各州能掌控选务的首长位置,才能如臂使指,遂组成一个专注于各州州选务首长竞选的联盟,是为「美国第一」。

结果「美国第一」联盟在这次94场州首长竞选中,只有14名盟员获胜,其中9名是现任,其他5名是非现任。最最重要的是,这5名没有一位属于八大摇摆州,也就是说,川普团队意图颠覆摇摆州选务的阴谋完全失败!

川普党徒代表的民粹逆流在这次选举,本来被视为美国民主的一大劫数。所幸美国社会的民主基础坚实,虽然两极对立剧烈,仍有一批心繫美国民主的中间选民,这次愿意放下一时的不满,将票投给民主党,而一举将川普乱党扫入歷史的灰烬。(作者为清华大学合聘教授)

#总统 #美国民主 #共和党 #川普 #摇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