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部日前展示国造军用无人机研发能量,并首度公布新研发的「战术型近程无人飞行侦搜载具」旋翼型无人机。中科院航空所所长齐立平指出,旋翼型无人机系统飞行导控距离30公里,滞空时间达1个小时,主要为近程与城镇作战战术侦查,配给陆军最新成立的联兵旅使用。

国防部于中科院航空研究所举行媒体邀访活动,曝光陆军耗资7亿7998万9000元,採购50套、100架「战术型近程无人飞行侦搜载具」旋翼型无人机。

根据中科院介绍,旋翼型无人机系统可耐六级风,主要任务为城镇及滩岸情监侦,导控半径大于30公里、滞空时间大于1个小时,具备自主起降、双机导控与即时影像传输等功能,可强化近海与岸陆地区(滩岸、空机降、城镇等)战术侦察与监视,并可介接国军情传系统。

陆军由10军团所属234旅联兵营侦搜排率先接装新机,派员赴陆军步兵学校接装新机,现已陆续成军。中科院指出,目前量产交装进度正常,可望增强国军视距外即时侦查和目获能力。

航研所也于现场示范旋翼型无人机的动态起降,操作上,可以「一键起飞」、「一键归航自主降落」,并配有彩色、红外线以及加强夜间侦查的热传导影像。

齐立平表示,旋翼型无人机飞行导控距离30公里,可滞空1个小时,拍摄画面具备4K画质、抗干扰能力,可协助陆军部队近程与城镇战术侦察与监视,并将侦测情资即时共享给作战单位。

对于无人机操作最欠缺的飞行操作手,齐立平表示,已尽力降低操作负荷,并协助陆军培训110名通过民航局认证的合格驾驶,并持续训练飞行操作手。

而对于国庆当晚表演的无人机为陆制争议,齐立平强调,所有做中科院生意的厂家都会做企业背景调查,证明没有陆资介入、没有跟中国做大量生意,相关进出人员皆经安全查核、也有相关保密切结,提供的来源证明,还有监审单位层层把关确保没有陆制零件。

#旋翼型 #飞行 #无人机 #操作 #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