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经惊涛骇浪、几乎是新竹市选举史上最诡谲多变、激烈胶着的一届市长选战之后,民眾党不分区立委高虹安在蓝绿夹杀中成功突围,成为新竹市史上首位女性市长,更为有意问鼎总统大位的党主席柯文哲攻下参选2024的滩头堡;但儘管成为首任女市长、为民眾党建功,但她上任后恐将面对诸多司法检视。
高虹安首度投入选战就挑战新竹市长,一开始民调居是蓝绿白3位主要参选者之末,但不到2个月,就凭个人形象,加上中间选民、年轻、科技族群的先天优势,让支持度在竹市快速窜起。
选战中后段,民调落后的林耕仁阵营虽曾强打高虹安,声势一度大涨,高虹安则是继论文事件后,因助理费、办公室问题一一被曝光,疲于应付,一度身心俱疲住院吊点滴。
但蓝营之后决定不再「打安」,希望选票回流,并强打「反绿」题材;只不过蓝营内部始终有不同声音,导致策略失焦。尤其选战尾声弃保、蓝白合之说甚嚣尘上,国民党籍副议长余邦彦更在选前1周倒戈转向支持高虹安,原担任林耕仁竞总主委的议长许修睿也不再参与林选务,不少蓝军支持者陆续脱队,「唯一下架民进党」的氛围在蓝营支持者间弥漫,果然成功让蓝军选票分裂,部分转向支持能下架民进党的高虹安,让民眾党在竹市成功插旗。
此次选举结果已让竹市政治版图再次移动,显示人民以选票决定不想再看见蓝绿的恶斗,甚至有下架民进党的共同目标,让竹市的党派认同度再次往中间倾斜,这也是各政党需正视的危机。
不过,选战期间的爆料、助理费争议、政治献金等疑云,部分已进入司法调查,不可能因选战结束而停止,未来高虹安仍得面对诸多考验,若是因此影响市政,也要全体市民共同承受。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