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多地发布关于供销社和国营食堂的重新经营计画,引发民眾热议中国是否将回到计画经济时代。美国之音引述专家分析,在大陆经济增长放缓,外部面临封锁的背景下,有专家认为,北京正抓紧对经济的控制,为备战、与西方脱鉤、控制社会等目标做准备。

长期以来,「供销社」和「国营食堂」在中国语境里有特定政治含义,是上世纪计画经济时期的产物。儘管国营实体从未在中国经济中消失,但近期中国官方对两者的宣扬,还是引发市场的热议和民眾的担忧。

报导引述美国三一学院荣退经济学教授文贯中分析称,中国官方认定中国和西方民主国家的关系将继续下滑,因此提出推动国内大循环,发展供销社和国营食堂将帮助政府进一步掌握关键物资的供应,「中共当然希望重新建立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其中包括供与销的控制。」

报导称,还有分析认为,中国是为战斗做准备,如果中美衝突,将引发西方国家的全面制裁。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表示,一旦在战时经济开始进入状态的时候,这种大食堂和供销社可以把这些社会的物资,粮食供应都给控制起来,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最好的办法。」

供销社最早出现于1950年代计画经济时期,在国家的严格管控之下,供销社因垄断市场、商品短缺、服务态度差,长期被人诟病。随着邓小平主政推动改革开放,供销社逐渐衰弱,但并未消失。

据大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供销社全系统销售总额2.9兆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9.1%;在2021年,供销社销售额创歷史新高达到6.26兆元,同比增长18.9%,营业收入超过中国能源巨头中石油的2倍。

外界担忧,随着政府大建食堂和供销社,现在的市场化餐馆和商店会被取代。在计画经济时代,人民公社吃大锅饭,严重压制人们的积极性,限制私营经济的活力。

「五十年代和现在都在推供销」,文贯中指出关键,「两者之间的区别就要看它今后如何对待民营的企业,是不是去限制他们,或者他给国营的供销社以各种特权,特别是垄断的权。」谢田则认为,就像当年的大食堂和供销社一样,回归计画经济后它不可能具有市场经济的活力,最终会影响中国居民的生活水准。

#分析 #国营 #供销社 #中国 #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