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董事长李世光荣获2022年首届「国家非营利组织总经理奖」,这是企业经理协进会选拔国家杰出经理人40年来,首次纳入非营利组织总经理奖,藉此表彰非营利组织经理人,以其优异经营管理能力,建立组织良好绩效,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李世光是科技专业人士,自美归国以来,半生职涯全奉献给公部门。他一直抱持「科技发展需与产业、社会紧密结合」想法,持续带领工研院前瞻创新,绩效卓着。

打造系统化创新之路

在疫情期间,李世光也率领工研院团队投入防疫科技研发,不仅为工研院等研发法人,打造出系统化创新之路,还透过科技创新,嘉惠社会,为产业、为国人做出贡献,因此业内咸认他能获奖确实是实至名归。

李世光与工研院的渊源,可追溯到2007年,他担任工研院副院长期间,领导工研院团队执行经济部每年约20亿元的「创新前瞻计画」,他也督导工研院研究团队,设定创新研究目标与基础,使得工研院自2008年起,持续荣获「全球百大科技研发奖(R&D 100 Awards)」以及「全球百大创新机构」等重要国际大奖。

李世光在工程、光电与微机电的跨领域经验,促成他推动跨领域创新的成效。

他认为,在科技发展与产业变迁的交互影响下,跨领域研发越来越重要,因此在他担任工研院董事长后,导入开放式创新系统平台(OISP)模式,以创新技术为模块(TBB),整合产业所需的跨领域解决方案,加速跨法人的链结与合作,深化技术导入创新的能量,并连结国内外产学研发平台,扩大研发创新的生态圈。

2020年初,全球遭逢新冠疫情袭击,李世光发挥SARS疫情期间,率团队快速研发出「台大抗煞一号」的经验,再次领导工研院团队,发挥科技研发能量,与政府并肩作战。从协助口罩国家队组建产线、开发40分钟的核酸分子检测、医疗级呼吸器、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量测等,在疫情警戒升级时,更携手厂商快速布建正压採检亭,站上防疫第一线守护医护人员,增强全台防疫量能,成为对抗疫情最强而有力的后盾。

台湾抗疫最有力的后盾

「对台湾产业没用的研究不做,没有学术价值的研究不做」,李世光对产业效益与价值的坚持,让他虽身处学研,仍关怀产业,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的领导者,李世光眼光放得很远,脚步却踩得踏实坚定。

为协助产业迎接下世代的挑战,李世光正带领工研院走在产业前头,支持工研院计画并推动「2030技术策略与蓝图」,以作为工研院下一个十年技术研发的依据。

「2030技术策略与蓝图」从政治、经济、社会与科技的角度,描绘2030年人类「智慧生活」、「健康乐活」、「永续环境」、「智慧化致能技术」四大应用领域的样貌,进而推导出现在工研院需投入的关键技术,以宏观的角度,整合跨领域、跨单位的研发能量,抢先布局未来所需的竞争力,为台湾产业创造新价值。

#李世光 #工研院 #技术 #国家 #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