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高龄海啸,媒体与民间企业透过一千份有效问卷调查,发现高龄友善医疗、安全居住环境、长照费用负担及长照申请门槛高等均为「高龄不友善」的痛点;台湾新任县市长将于12月25日就职,已有屏东县长率先允诺百日之内成立长照处,其他县市的长照管理中心均为二级机关,是否忽视民眾对长照的需求、台湾高龄化急遽成长的速度。
媒体调查分析 「高龄不友善」有八项痛点,如爬楼梯导致膝盖不适,影响出门意愿占9成1、住户对都更或装电梯意见不一占9成1等意见,高龄人口已达20.83%、为台湾最高龄化城市的台北市,也是六都中住宅老态最严重的都市,老旧住宅始终与长照、高龄连结,是名副其实的双老都市─人口老,房子老。
市长当选人蒋万安虽在选举中提出长照三支箭政见,但并未针对老宅提出改善措施,老宅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电梯,使得下肢无力、行动不便的长照被照顾者无法下楼出门,影响其就医、与外界互动等机会,变成住在城市中的「偏乡」民眾。
行政院虽已启动「因应超高龄社会对策方案」,挹注1200亿元,但政策执行分散在各局处,只要有一点窒碍难行之处,就无法推动,有钱也无法解决民眾之痛,是谁的责任。
目前6个直辖市及16个县市,在中央长照2.0政策下,纷纷成立长照管理中心,除台南市是在社会局之下的二级机构,其他各县市均属于卫生局,台湾2025年将走入超高龄社会,高龄人口将超过460万,高龄相关议题已经不是单一县市问题,在地方自治下各县市如何提升对长照的重视,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长照服务体系,以满足民眾对长照及高龄友善的需求是当务之急。
提升长照行政机关为一级机关是可行之道,可增加预算编列、人员编制、独立行使职权等,更可为当前长照2.0的困境找出地方突破解决之道,譬如:服务体系迭床架屋,延宕服务流程,造成民怨,如何简化当前ABC服务流程、将B级虚拟化;照服人员不足,造成服务量能低落,民眾得不到服务,强化人才培育,建立地方证照、培训深造、奖励出国研修等制度,这些都需强有力的一级机关首长来推动。
长照不是光有钱、用口号就可解决民眾问题、满足需求,长照需要有前瞻性的政策、行政力强的首长、简化组织架构与服务流程、重视人才培育与专业形象、掌握照服人员及民眾意见、能机动修正政策,有政策科学训练的首长是长照顺利推展的要件。
(作者为认知症整合照护专家 、长照政策研究者)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