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曾有官员及高科技企业领袖表示:电动汽车应该是台湾下一个护国神山,其所持论点就是台湾在资通讯产业的组装能力、优质的代工实力、长期产业链及基础设施的布建,但跨业经营缺少品牌/通路优势要如何进行系统性的运筹帷幄呢?

自从特斯拉汽车首创电动车系统全球分工体系以来,以车辆设计平台为核心,透过全面零部件外部化的採购与整合,利用马斯克(Elon Musk)个人的独特魅力及网路操作把体验行销及客制化的经营模式发展到了极限!电动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在风起云涌的竞争情势中其动力及电池系统是主要零部件,但问题是:电动车系统及周边锂电池产业能整合成为台湾下一波护国神山,并撑起全台产业经济发展的一片天吗?

近年来,锂电池产业成长快速,唯其材料配方与制造技术在过去十年中成长极有限,证明了以实验科学为基础的电池技术创新不易,必须靠「匠」与「师」的巧妙结合,再加上政府的补助与支持。在高度竞争、系统熵增恶化、技术突破与创新困难的行业中,上中下游整合的规模优势、产业链布局、技术专利优势等因素乃是当下的经营主轴。

电动车及电池动力系统是个资本密集、组织集团治理、政商结合的经营形态,在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中产业收购与合併、结构重组、外部化结盟(市场端)等趋势必定成为主流思维,而地缘政治的介入有利于形成地域性区块结构,而区域结盟寡占/部分垂直整合(Taper Integration)、区域外部化/区域内产业群聚的规模经济格局,但对能量不足的中小企业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同时布局电动车辆/动力电池系统垂直整合的产业链是呈现「体验营销」及体现差异化综效的最佳方法,大陆比亚迪汽车的崛起就是这个弯道超车策略的实践。虽然电动车已逐渐转型成为类消费电子但经营策略却有不同,其策略的运用错综复杂,包括传统车辆业者向下游的系统整合者、中游/周边技术仲介及平台整合服务者、下游客制化/专业化经营者,三者共存的夹层式产业结构,与半导体IC、精致化学制品的结构相类似,也是「蓝海策略」的基础。

电动车及动力系统精致转型可利用两阶段的蓝海策略,第一阶段以智能客制化/体验营销/人单合一为主轴/微群聚(Micro-Clusters),后者是技术专业化/技术分享再利用策略的实现;而第二阶段则是未来性智能奇点系统的建构,以共生奇点(Symbiotic Singularity)、复杂耗损系统(Dissipative System)熵减整合模式为基础,强调「自我组织、超级智能、网络奇点」生态系统的开发为重。

一般人谈起「奇点」就认为这是物理学/宇宙学的一个抽象名词,其定义接近系统毁灭的「临界点」,代表行星系统濒临崩解的状态。但在产业应用上,「奇点」只是一个普通名词,代表特定策略定位下独特化(Uniqueness)的组织经营及市场分布状态。在产业中,甚至智能产业中,奇点是分布式智能客制化/专业化共存的独特「微群聚」的独特结构,也就是「经营形态」由传统的人与人互动的“Know-who”转型成为人机智能互动“Know-what”,适用于任何虚实互动、软硬共治、自我组织的现代韧性智能产业。

放弃本位主义、蓝海转型、虚实互动、软硬共治、昂首阔步迈入智能奇点经济是全球发展的趋势,美国硅谷Google AGI及 OpenAI ChatGPT己经证明超智能奇点技术的未来性及可行性。台湾发展电动车系统产业也应适时导入这项未来性较佳的超智能奇点技术,先驰得点取得产业转型的先机。在全球政经环境动盪的时刻经营者必须考虑长远策略,产业策略运筹帷幄的需要一个韧性且随机的思维,利用新兴智能技术来进行一个漂亮转身、精致转型才是智者的作法,这个的策略的运筹帷幄更是值得朝野慎思明辨、仔细推敲、深入研究。

#转型 #策略 #电动车 #产业 #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