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2023年起,将把气候变迁风险纳入货币政策、总体审慎政策,外界或以为气候变迁都是长期的问题,央行经过研议年余之后,强调部分措施一至二年就可实施;其中最明确的是透过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直接反映银行办理永续金融绩效,并藉由对银行资金调度主控权,要求在放款安排上慎重处理、分散风险。
根据甫公布「中央银行因应气候变迁策略方案」,央行祭出的眾多政策与措施,最快2023年就可实施的短期措施包括,一、将天候因素纳入预测模型,并评估其对总体经济变数的影响;二、将银行办理永续金融的绩效,纳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参考指标;三、银行发行的永续发展金融债券,列入央行小规模附买回测试操作标的;四、银行办理永续金融的绩效,作为受理转存款续存参考指标。
气候变迁议题与绿色金融直接相关。央行官员指出,央行政策将之纳入,实际上最快、最直接应是用外匯存底投资绿色债券,且早已配置高评级的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发行的绿色债券,投资收益也很透明,「但外匯投资管理运用法规有要求保密性」,在这部分面临一些挑战,国际间也尚无共识,只能说以外匯存底投资「协助促进国际绿色金融市场发展」。
有关将银行办理永续金融绩效,纳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参考指标,及作为受理转存款续存参考指标,央行官员认为,主要是央行组成的「绿色金融体系网络(NGFS)」已有经验分析,惟衡量方法尚处初期发展阶段,相关资料品质与可取得性仍相对不足,央行未来将参考金管会等相关机构公布的永续金融指标,如金管会最新公布112年度「永续金融评鑑指标」,作为公开市场操作参考指标,透过协助提升永续金融绩优银行的资产配置效率,以强化银行推动办理相关融资的诱因。
央行表示,可以视经济金融情势需要,及银行配合货币政策的执行,接受银行的转存款,未来每年研拟转存款续存计画时,除检视所订衡量指标外,将另参考转存机构发布的永续报告书等资料,检视业者的绿色授信办理、责任投资执行、永续发展债券发行等,通通都纳入受理转存款续存的参考指标。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