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列管裁併校区11处,有安全疑虑4座已拆除,其余7校区由协会、社区认养,让閒置校园不閒;其中七股区后港国中停办后,转型佳里国中后港校区,设有职业试探体验中心、北门社大木工教室,最近也成立「后港盐分地带创生发展推动中心」,为偏乡引进创生能量。
台南百人以下小校约100校,不少议员关切小校数量多,平均1所学校成本需1800万元,盼教育局能将有效资源做最大利用。
惟小校资源整併触及敏感裁併校议题,因此,教育局从2020年起推动偏乡小校跨校合作,採2校1组合作,目前有14组28校跨校合作,2校距离均在1、2公里内,且同属百人以下小校,不影响原有教师编制及资源。
教育局长郑新辉说,后续仍将持续媒合小校创新合作,也强调,循此模式改变上课型态的学校,是停办而非废校,学校一直都在,且转型符合在地需求的多功能空间,如后港国中学生转去佳里国中就读,增加更多学习资源、同侪互动,而原校区如今是职探中心也是社大木工教室,提供更多民眾使用。
教育局指出,法人或团体提出认养计画后,经核准后签订认养契约,期限最少1年,最多不得超过3年,期满经教育局同意得延长。
目前包括东山区吉贝耍国小水云分校由荒野保护协会认养,推动成为环境保育的社区共享场域;七股区后港国小顶山分校则由台湾黑面琵鹭保育学会认养,推广生态环境保育及乡土教学;下营幼儿园裁併校区作为身障者社区日间服务等。
进驻后港校区的「大台南好生活协会」负责人蔡仕霖说,初期将把校区梦翔馆及科学馆打造成为提供地方居民的阅读空间、地方青年工作室及亲子共伴空间,后续也会把户外场所设计成生态教育体验课程,打造「驻村空间」提供艺术家进驻创作与展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