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候不稳定,阿里山区茶产量较往年减少,但茶农仍用心种出好茶,2022年大阿里山区冬季优良茶竞赛淘汰率约3成5,嘉义县长翁章梁2日颁奖给得奖茶农,农委会茶叶改良场副场长邱垂丰认为,阿里山茶有品种、品质、品牌及口碑「3品1口」的水准。

阿里山农会昨天在阿里山国家风景区管理广场举办「2022年阿里山冬茶颁奖暨促销展售」,乌龙组特等奖由梅山乡一品茶叶林艺谚摘冠,金萱组特等奖是梅山乡瑞泰茶业廖淑贞;而4次荣获「两岸茶王」的梅山乡高帝园茶业则夺得4座头等奖,成绩亮丽。

阿里山农会总干事刘家显指出,去年气候多变化,冬茶产量减少约3至5成,但品质很好,获得茶改场副场长邱垂丰及前分场长郭宽福的肯定,淘汰率仅3成5,尤其比赛茶样必须检验农药残留、产地抽验、生产履歷,都符合国家标准。

邱垂丰指出,阿里山茶有「3品1口」水准,品种有清心乌龙、金萱,品质有茶改场评分分级把关,也建立自有品牌,不断精进3品后,获得消费者好口碑。

翁章梁表示,透过春茶和冬茶的评鑑分级,茶农相互交流、分享茶园管理及制茶技术,也获得茶商及消费端更好的认同感,评鑑结果公布后,获奖茶叶往往供不应求。

翁章梁说,阿里山高山茶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比赛茶都经过药检合格,导入QRCode溯源机制,还有DNA分子技术鑑别产地,以遏止鱼目混珠,品质与消费者权益都有保障,是年节最佳伴手礼。

高帝园茶业负责人邱诗富表示,台湾茶叶面临混充茶、咖啡的挑战,阿里山区茶农在茶园管理上不断开发独家特色,像高帝园除了比赛茶,也有生态茶园,用草生栽培、保留在地生态,乌龙茶菁被小绿叶蝉咬食后,制成发酵乌龙红茶,有微蜜果香,香气浓郁、有回甘后韵。

#翁章梁 #茶农 #阿里山 #冬茶 #茶改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