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冠感染人数激增,即使迈向边境重启,经济展望仍不乐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乔治艾娃1日接受访问时表示,作为世界经济引擎之一的中国,去年经济增长可能是40年来首次跌落或低于全球水准;今年全球经济发展将比去年更困难,因为美国、欧盟及中国在内的全球3大经济体的经济活动同时放缓。
德国之声报导,乔治艾娃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周日的晨间新闻节目「面向全国」(Face the Nation)中表示,「新的一年,将比我们已挥别的那一年更加艰难。」谈及中国时,她指出:「这是40年来第一次,中国2022年的经济增长可能会持平或低于全球。」
2022年10月,IMF下调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的前景,原因包括:俄乌战争、通膨压力和包含美国联准会在内等国家央行推出的高利率措施。
与此同时,中国则逐步松绑「清零」政策,迈向「与病毒共存」的重启之路。但新冠确诊病例在短时间内激增,导致中国消费者充满警惕,即使严格的封控措施已遭解除,经济活动及劳动力市场没有显着提升。
乔治艾娃表示,她预料新冠疫情的「丛林之火」可能会进一步打击中国今年经济,并拖累区域和全球增长,「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中国将会面临许多艰难。疫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负面的,对该地区的影响是负面的,对全球增长的影响是负面的。」
2022年10月,IMF预测中国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将为3.2%,与该基金对2022年的全球展望相当。当时,它还认为中国的GDP年增长率在2023年将加速至4.4%,而全球经济活动将进一步放缓。
然而,乔治艾娃在此最新发言中表明,IMF预计1月稍晚将在瑞士举行世界经济论坛,公布最新经济预测。届时,中国和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可能会再次下调。
相比中国,乔治艾娃表示,「美国经济正在脱颖而出,并有机会避免彻底的经济衰退」。她称,这种衰退可能会影响到世界上多达三分之一的经济体。
乔治艾娃指出,美国经济是最有韧性的,因为其劳动力市场仍然相当强劲。不过,她称这件事是「喜忧参半」,因为如果劳动力市场太强劲,美国联准会可能会更加积极地收紧货币政策,以遏抑通货膨胀。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