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疫情发展来看,一线城市如北京、广州等第一波感染高峰已经过去,预估1月份四、五线城市将会进入第一波感染期,接下来,大陆全数城市都将进入感染期。
观察第一波进入感染高峰的城市,高峰过后的地铁搭乘人数已明显增加,且当地的观影人数、消费额都呈现底部回升的情形,显示消费可望逐季復甦,成为支撑大陆2023年经济成长的主要支柱。
观察欧美解封后,有劳动力短缺以及通膨往上走的趋势,市场也担心大陆可能发生类似现象。大陆过去的互联网监管以及教育双减使得年轻人失业率攀升,随防疫政策优化,以及互联网监管的放松,可望改善失业率,让就业人数显着改善。
此外防疫政策优化是否影响通膨数据。从美国、大陆的房租占通膨权重约当42%与30%来看,即使大陆房租因为就业率改善,但对通膨的影响性将不若美国那样大。加上2023年的生猪以及能源价格往下,可望抵销上述趋势,2023年大陆通膨可望维持2%以下的水准。
从政策角度来看,美国PCAOB在2022年12月15日表示已完成中概股第一阶段会计底稿审查,撤销了2021年中概股若无法配合调查,则需要退市的政策规范。不过PCAOB也表示,2023年将进行定期的审查,且将自己选择调查对象,到时候若牵涉到大陆国家机密的公司底稿,大陆官方能否全力配合仍需要观察。另外教育产业方面,大陆内需政策列为重点发展方向,未来政策调整也可期待。
从资金角度来看,2022年12月深沪港通北上买超约人民币350亿元,为连续两个月买超,反映房地产三支箭、防疫政策优化、以及PCAOB检查结束,带来市场信心恢復。未来随美国逐渐进入升息尾声、美元指数走缓的背景下,人民币可望走强。过去人民币走强通常会带来北上资金的流入。
值得一提的是,大陆新能源产业部分可持续留意。从大陆电动车销售概况来看,2022年11月单月出货78.6万台,相较同期成长74%。由于大陆车款选择增多,单月出货量仍维持高成长,2022年底电动车补贴截止,2023年第一季需要观察多少消费者提前于2022年第四季购买。
另外,2022年11月大陆太阳能组件出口金额为28.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成长24%,和2022年11月的出口年成长率78%相比,成长放缓主要因为欧洲进入淡季消化库存,以及客户观望硅料降价幅度影响下单量,预估2023年2月以后排产会改善。
展望大陆2023年企业获利,从2021年第三季企业获利见顶后,到目前为止,盈利下行周期已经维持了22个月。根据过去经验,获利下行时间约维持27个月,随防疫政策优化,大陆企业获利即将触底反弹,而随原物料从2022年第二季报价开始下滑,消费或是制造业的毛利率可望修復。
但是第一季整体经济环境仍处于高感染后的不确定期间,第一季可能价值股依旧领跑,成长风格可能要等到美国升息放缓或是大陆经济復甦更为确定后,才有机会表现。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