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中山大学研究团队月初与文化人士举办「返谷,为世界开门」活动,带领长荣百合国小学生回到屏东县雾台乡旧好茶部落採收、种植小米,鲁凯族老幼世代共同在石板屋前团舞、庆贺小米丰收,暌违66年的小米文化再现旧好茶部落。
中山大学研究团队研究调查屏东及台东鲁凯、排湾、卑南等族之粟作农业系统生物多样性,积极採集保存、分类研究及推广原生小米种源。团队曾3度带着鲁凯好茶小米种源,回到屏东县雾台乡旧好茶部落耕种。
2022年12月31日研究专员林志忠、欧家荥代表计画团队,和长荣百合国小师生与重视小米文化的原民人士共同举办「返谷,为世界开门」活动,一行人浩浩荡荡回到旧好茶,在2023年第1天採收小米,接着整地再播种,在小米种源的原生地传承,并修復粟作生态系统。
迎宾过程中,小朋友以歌唱古调作为部落耆老迎宾的回礼,耆老便跟着一起哼唱,跨越世代的画面令人动容。接着,返乡族人围起圆圈跳舞庆祝小米採集,部落耆老感嘆暌违66年,庆丰收的景象终于再现于旧好茶。
中山生物科学系教授杨远波指出,好茶部落保有目前全台原住民小米品系最高的多样性。中山生物科学系助理教授刘世慧强调,旧好茶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地,此次活动呼应2023联合国国际小型谷物年(2023 International Year of Millets, IYM 2023)保存、推广小型谷物的精神,希望藉此让世界认识台湾小米文化及生态的多样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