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逾150年歷史的台北灵安社,致力传承北管技艺,贡献获肯定,被登录为台北市传统表演艺术「北管」保存者,北市文化局表示,后续将搜集史料,举办展览、工作坊等推广活动,再办理授证仪式及规画保存维护计画,让更多民眾认识北管。
台北灵安社创设自清同治10年,也就是1871年,为台北大稻埕八大轩社之一,筹组缘起于大稻埕霞海迎城隍祭典,成员以在地民眾为主,期间曾遭遇传承中断,所幸近年积极復兴,已恢復遶境踩街、登台表演北管排场,也是少数可不靠外界支援,独力演出扮仙戏的北管轩社。
文化局表示,台北灵安社至今坚守创社初衷,持续担任「台北霞海城隍庙五月十三迎城隍」的暗访及遶境压轴驾前子弟轩社,在大稻埕宗教盛事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妥善保存社团歷史文物、曲册等,对保存北管传统艺术文化贡献卓越,被登录为台北市传统表演艺术「北管」保存者。
除为北管保存者外,「台北灵安社神将阵头」已于2021年登录为民俗类无形文化资产,该社保存的谢、范二将军老祖神将、文、武二判官神将、霞海城隍老祖、西秦王爷大王也在去年被指定为古物,可看出完备保存在地民俗宗教的文化脉络。
文化局指出,台北灵安社积极推广北管音乐文化向下扎根,,招募中小学生加入,未来将协助搜集史料,办展览、讲座、工作坊等推广活动,再办理授证仪式及规画保存维护计画,让传统表演艺术技艺永续流传。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