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新内阁原本就不被看好能令人一新耳目,最大的变动就是正副阁揆换人做,另外还有内政部长徐国勇、财长苏建荣因个人健康或生涯因素请辞,空出职位后补上新面孔。此外侨委会、文化部、故宫、海委会、原能会也换了部分新人,其余半数以上全是旧面孔上阵。
这一任阁员任期只有一年多,要找到专业又有行政歷练的人本就不容易,因此两波阁员名单中有近30位阁员获留任。至于政院三长,由于正副阁揆均为新枝,考量需有熟悉政院业务运作的老干辅佐,协助政务无缝接轨,因此留下苏内阁的秘书长李孟谚。
年前最后一天苏揆才宣布请辞,年后要筹组新阁,对陈建仁是项艰鉅挑战,只能向现实及稳健妥协;为找出亮点,只能朝增加女性阁员、从年轻化培养中壮世代人才、延揽地方执政或民意经验人选,让新内阁更贴近民意。
小英总统定位新内阁以「坚韧温暖」为主轴,不过这只能从「大仁哥」暖男身上看到,但内阁成员几乎换汤不换药,何以作此定位,其实令外界雾煞煞。
若要说亮点,充其量是女力撑起半边天可算其一;再者较堪玩味是新潮流系是这波内阁大赢家。最具代表性即副阁揆郑文灿、侨委会主委徐佳青、文化部长史哲(菊系)、新任发言人陈宗彦,都是北流和南流代表性人物。
陈内阁充满派系平衡考量,林右昌入主内政部不难看出对正国会的交代,但英派仍占尽内阁重要职位,包括「管妈」入主海委会也让英系再添一人入阁;但英仁体制的搭配,外界认为这是充满小英总统味道的新内阁,让小英卸任前不跛脚,惟能否展现新意、营造新气象,为民进党延续2024执政权,恐怕不无疑问。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