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雅梅毕业于中国外交学院,获外交学学士、硕士学位。2003年进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综合研究室。曾在中国驻以色列使馆政治处工作,任三秘、二秘。目前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沈雅梅在大陆《环球时报》撰文指出,美国共和党凯文·麦卡锡当选第118届联邦眾议院议长,在当选前后不遗余力地反中言论,使人担忧「两个麦卡锡」之间形成某种牵连─同样的冷战话语话术、密集的反共/反中调查计画、强烈的意识形态诉求等。鲜明地折射出美国政治倒退、外交混乱和战略思想的封闭。
沈雅梅称,上世纪50年代,以时任联邦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为首的政治集团抛出反苏、反共政治路线,展开迫害左翼力量运动,挑起仇视共产主义,并直接导致二战后美国政府冷战政策的制定。这一「麦卡锡主义」运动把美国推入长达5年「黑暗年代」,给美国民主进步人士造成巨大衝击和伤害。
沈雅梅说,新任眾议长麦卡锡一贯强硬反中,极限打压中国手段与歷史上那名麦卡锡如出一辙。去年选前承诺,将在拿回共和党眾议院多数席次后,成立专门「中国问题委员会」,调查新冠病毒起源等领域,「赢得与中国的经济和技术竞争」。
沈雅梅表示,在台湾问题上,麦卡锡向来支持对台军售。不仅去年7月支持时任眾议长裴洛西访台,还表示「愿意作为议长这样做」。早在2020年5月,麦卡锡就宣布成立眾议院共和党「中国特别工作小组」,宣称要以此应对中国在各层面对美国的攻击。可预期他领导下的眾议院,将会以各种藉口制造更多「恐中」「反中」议程,对中美关系构成显着风险。
沈雅梅认为,在美国疫情肆虐等背景下,美国政客越来越企图用「中国威胁」激发内部团结,并回到冷战工具箱寻找应对「中国威胁」办法。美方还动用联盟体系力量,对中方打「意识形态牌」─以价值观为黏合剂,作为共同的身分标籤;以价值观为催化剂,寻求降本增效;以价值观为强心剂,讹诈盟伴转移资源反哺美国。
沈雅梅强调,「麦卡锡主义」依托于冷战大环境、美式党派政治和反共主义政治文化,流行一时,终因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和国际交往基本原则,为歷史抛弃。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差异不应成为国家交往的藩篱。为「麦卡锡主义」还魂无疑是开歷史倒车,难逃覆灭的命运。中美关系需要以史为鉴,防患于未然,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应对更多挑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