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朋友想认识『台湾味』,你会带他去那里?」,源于「台湾味不该只是在盘子里」的念头,餐饮科班出身并曾分别在国外名店歷练的李澄和苏品瑞两位好朋友,决定联手创业开一家「可从多元面向发掘并体验『台湾好』的Fine Dining餐厅」。于是,在长辈支持并提供经济奥援下,他们筹备了一年多,最后终于在「高檔美食一级战区」的台北大直开出〈斑泊〉餐厅。从空间场域、装潢设计、餐具器皿,音乐、灯光、食材用料到烹调厨艺,都「讲究而不将就」且力求「传递Craft工艺之美」的〈斑泊〉餐厅已低调试营运,李澄和苏品瑞两人嘴上不说,〈斑泊〉却用高附加价值的完全体验(Full Eexperience)透露出「剑指米其林」的雄心壮志。
「留下记忆,走出餐厅,依然回味」,这是李澄和苏品瑞开设〈斑泊〉的初衷,也是他们「志在体现并传扬『台湾好』」的情怀。于是,他们设下了「看起来很难赚回来」的竞争门槛,义无反顾的勇敢逐梦。
开在大直CBD台北时代广场的〈斑泊〉,占地三个楼层,一楼规划有茶席、休憩区、无障碍包厢,以及让客人转换心境、传递仪式感的「独特场域」。二楼是主要用餐区,设有调酒与调茶的吧台、四张两人桌加两张四人桌。三楼则是酒窖与露天阳台。如是的空间场域,每个餐期只接待最多20人,「用独特场域换取质感」,等同「一个拥有华侈空间场域的私厨」。
负责营运的李澄说,〈斑泊〉,意指时间在物件上所留下的刻痕与轨迹。除此,「泊」,亦有栖止、停留与靠岸之意。为体现品牌精神,餐厅的一切都是请到工艺达人量身订制。
〈斑泊〉的空间由「伴境设计」操刀,用石材、原木、铁件、竹子、蔺草等建材,打造台湾街头意象。餐桌餐椅、吊柜等家具则出自台南「方禾家具」杨博钦老师之手。陶艺来自「雪腻陶制」,木盘则是「山色制物」与「间作」,文心兰造型金属餐具架是「爆炸毛头与油炸朱莉」,餐刀与牛排刀是「邱显成士林刀」与「柴犬刀具」特别订制,放刀的木盒则是「梦基地木创」,所有用品都是「工艺品」,也都全来自台湾在地,也都有值得细嚼慢咽的故事。
82年次的李澄学的餐饮,毕业后赴「美国名厨摇篮」CIA美国厨艺学校(Culinary Institute of America)深造,毕业又先后在旧金山韩裔大厨 Corey Lee主持的三星餐厅〈BENU〉与开在美术馆〈In Situ〉餐厅,以及大阪二星〈Fujiya1935〉等米其林餐厅工作歷练。78年次的苏品瑞开平毕业后赴澳洲蓝带厨艺学院进修,并先后在澳洲「三顶商高帽」、曾入选「世界50大」的〈Quay〉,英国米其林三星〈 The Fat Duck〉餐厅,以及大阪三星餐厅〈Hajime〉工作歷练。这样资歷,精进了厨技与厨艺,更开启了两人的料理视野。两人合作创业,除了强烈成就动机,丰富阅歷与国际名厨的启发,是重要资产。
〈斑泊〉的菜单设计非常有「文创感」,打开后有一面是昭和时期俯瞰大台北地图,菜色,是以「创作概念」命名,此意味每道菜背后都有故事。苏品瑞用台湾优质食材、酱料等台湾元素入馔,以当代精致法菜厨艺演绎菜色,菜肴的形、色与表情是西方,却含蓄内蕴台湾味。
如Amuse bouche名为〈下酒〉,翻玩的是台湾下酒菜〈小鱼花生〉与常民小食〈烤玉米〉的味道。有二吃菜品并附汤的〈近礁〉,演绎的是台湾带壳海鲜的美味,并传达〈台南海鲜粥〉的故事。〈秋叶〉则透过厨艺与赋味手法让食客认识台湾黑猪绝佳风味与口感。
〈斑泊〉本季套餐最后一道叫〈聚〉,三菜一饭一起上桌,以家宴型式呈现。主菜〈炭烤鹌鹑〉先用滷汁腌渍入味,再刷酱、风乾后炭烤,成菜皮酥肉嫩,很美味。陶锅盛装的炊饭,是在越光米中加高汤炊煮,上层的滷肉是用两种酱油滷制。耐人寻味的不只是食物本身,更是那出菜时「菜与饭,一起上」的「仪式」,因为,这也是一种「台湾味」呀!
INDEX
斑泊
地址︰台北市中山区
乐群二路265巷
38号
电话︰02-8502-9168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