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正举行全国两会,新届领导班子将逐步浮现,往后美中台互动也备受关注。学者认为,未来「美台政治动能」将大于「两岸恢復交流动能」;而「和平与战争」将成为明年总统大选主轴,美国对大选的影响力也会浮上台面。
国立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6日举办「解析2023年中共全国两会」座谈会,国立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张登及于会上谈及美中「护栏」时表示,美国党争(社会极化)与中国经济风险将共同决定护栏是否倒塌。
张登及分析,若美国党争非常激烈、打台湾牌动机加强;或是大陆新届政府上台后无法稳住5%的经济成长率,加上失业率提高、系统性风险增加、债务问题严重等,而希望在其他方面有所表现,这对台海问题的风险就会较大。
美中台互动方面,张登及指出,短期内美台关系提升、美国打台湾牌动机加强;而大陆则希望恢復两岸交流,以避免美台联繫过度强化。但总体而言,「美台政治动能」将大于「两岸恢復交流动能」。
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贤则研判,明年台湾总统大选,重大主轴除了内政就是两岸,过去是统独问题,今年重点会摆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而哪一个政党具有两岸关系的治理能力,以保障台湾和平,将会是论述重点。
王信贤也说,由于俄乌战争,美国的角色变得更为吃重,对于台湾本次总统选举的影响,也会从台面下浮到台面上,因此,「疑美论」与「倚美论」者中间会形成很大的竞争。
至于中美关系,张登及认为,美中都面临「百年未有」的内变加外变,使拜登与习近平各自对外展现自信,同时也须应对内部挑战。他补充,美国虽澄清与中国是「该对抗就对抗、该合作就合作」,但实际上,合作领域都是较功能性的,对抗则都是实质而零和性的。
张登及另提及,气球事件使大陆外长秦刚升任、缓和美中关系的讯号失效,大陆驻美大使也继续悬缺。此外,近期美中高层互动更加冷淡,包括慕尼黑布王会、二十国集团(G20)秦刚未见布林肯等,而在拜登与美国国务院称「预期与中方高层通话」一事上,中方将保持被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