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一部流行的影集叫《纸牌屋》,用「纸牌」所堆迭出来的屋子会稳固吗?「纸牌屋」即代表「非常不可靠、很脆弱、不切实际」,硅谷的新创以往是世界进步的特徵,但最近美国硅谷银行的倒闭,显示出以往的新创生意模式可能就是一座座的「纸牌屋」呀!
硅谷银行的故事与新创企业的兴起相吻合,也与新创的殒落一样。该银行成立于1983年,针对特定的顾客,即「新创企业、科技公司和科技新贵」。透过融资给一些非常成功的新创和其回收,硅谷银行成为美国20个最大的银行之一。但是从长远来看,因为其缺乏多元化的业务往来,已经对其殒落种下远因。
硅谷银行的客户群集中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蓬勃发展出来的新科技行业,这让硅谷银行的存款急剧增加。通常银行会拿出这些存款并将其借出,根据借款人的信誉来收取不同的利率的利息,但疫情期间政府狂印钞票,硅谷游资泛滥,很少人需要借款,硅谷银行只好将钱投在债券中。
但硅谷银行未能对冲这些债券随着利率上升而失去价值的风险,于是当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几次提升利率以遏止通货膨胀时,硅谷银行的债券就逐渐贬值。当疫情结束和硅谷投资降温时,相当多的存款人要从硅谷银行领回其资金时,银行被迫以亏损价格出售其债券以换取现金,造成存款不足和挤兑的骨牌效应。
不久前高科技大公司的工作,还是年轻人充满前景的选择,但今年以来显示了科技业的不稳定,因为科技公司已经裁员了十万多个员工。银行业的崩溃更加深了对各行业和各个角落的压力,表明了科技产业并非是不倒的力量。硅谷或许仍是美国创新的代表,可以改变世界的力量,但在2023年硅谷看起来却像是「纸牌屋」一样。
风险投资者的恐慌显示出当类似银行倒闭发生时,几乎无法追讨债权。ChatGPT的OpenAI的执行长Altman提议为解救危机,投资者应该继续匯款。「今天是为你的新创公司提供紧急现金的好日子,这样才能支付薪水和其他费用。不要任何文件,不要条件或条款,只要匯款。」虽然OpenAI市值估计达290亿美元,也害怕银行和新创的倒闭进一步蔓延。
无论最后结果如何,硅谷银行和新创的困境揭露了它们和其他任何人一样脆弱,创新的想法、大量的风险投资现金无法保障一定成功,硅谷的迷雾幻影似乎已风消云散。(作者为叡扬资讯数位转型大使,台北商大前校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