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在去年10月与今年1月两波大降价后,令其1月交付量提升,其他新能源车企则在成本高涨、交付量下滑、亏损面扩大间压力倍增,却又不得不跟进。2月底,特斯拉在大陆的最大对手比亚迪也发起降价,「王朝」系列产品降幅最高达2万元。市场分析指出,比亚迪高层思维已从「保利润」转向「稳市占」。

更令业界震撼的是,大陆四大国营车企之一的东风汽车,近日联手湖北省政府针对旗下多款品牌推出政企购车补贴,最高降幅达9万元,东风雪铁龙C6车款经补贴后售价从21.19万元大砍至12.19万元,摇身成为近期明星车款。大眾、本田、丰田、福特、宾士、宝马、吉利等中外品牌随后透过厂家补贴或经销商降价等方式参战。

由于大陆燃油汽车「国六B」标准将在7月1日生效,因此非「国六B」标准的汽车此后将无法上牌,导致近期车企大幅降价去燃油车库存。但为了促进消费,过去三年疫情期间官方与车企的各类补助、消费券等,其实已经提前透支了部分销量。车企上有高涨的成本压力,下要面对疲软的消费市场,心中有苦自知,降价促销有可能只是在「赔钱赚吆喝」。

且这种自杀式的价格战,其核心比的是成本控制,不仅消费者在想「后头还能降多少」而心存观望,可能连车企自己都会这么想。最终,成本低的车企能熬过景气寒冬,但成本高的车企则很可能出局。相比起消费者的狂欢,汽车业内人士更多的是担忧。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坦言,价格战并不能带来长期积极效果。但在燃油车购置税减半政策退出、国六B排放标准实施在即、车市低迷的情况下,各家车企只能透过降价促销,先吃下更多市占以求生存再说了。

#大陆 #降价 #补贴 #汽车 #燃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