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指出,就重要性而言,有些事情具有一阶的性质,有些则属于二阶的。经济学家通常把创造财富的活动,例如贸易、生产、创新等等视为一阶性的,而把那些涉及管制、审批、补贴、腐败等活动视为具有二阶性质。

张军直言,现在大陆推动经济復甦的政策,像纾困、补贴等等,大概应该视为二阶性政策。纾困政策的效果不理想,说明市场主体当下更关心那些一阶性的问题,直白一点就是市场恢復开放的问题,以及国家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张军还称,对中国经济来说,无疑有很多重点,问题在于怎么去做「重点」。如果是靠国家的力量主导,把它纳入国家战略,以此希望在更短的时间里面靠砸钱进去就能有突破,那么一方面风险很大、不见得能成功,另一方面也可能挤占更多资源。

他强调,重点肯定要做,但得考虑一个问题,是利用国家的力量来推动,还是国家引导、主要依赖市场的力量来推进?如果是前者,会跟已开发国家产生更大衝突,就像「中国制造2025」这一目标那样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巨大关注。「我觉得还是应该用市场的办法来推动重点领域的发展,补足我们的短板,而且市场机制产生的效果远远好于我们的想像。」

张军直言,为什么市场主体感受到的政府干预越来越多?为什么很多政策多变、不能保持连贯性、一致性?为什么宏观经济的调控越来越带有行政干预的色彩?这些问题才是企业家、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重点 #二阶 #主体 #国家 #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