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市观音区保生海岸为观新藻礁北侧永续利用区,每年约4至5月间,可见附着于藻礁上的「石莼」,近日海岸巡护队发现,今年景色比前几年较绿、较浓密,开心直呼「生态回来了」。疗癒「绿地毯」美景引起热议,在地人也提醒,若到现场欣赏,别踩到藻礁,在沙滩观察即可,共同保护生态环境。

保生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廖经赠说,社区民眾平均每周净滩1至2次,近来发现藻礁上的石莼比前几年浓密,像看见10多年前、甚至是儿时记忆中漂亮景色,推测是沿岸污染源减少,政府与民眾协力维护环境才能重现此景。石莼现身时程要视气候变化,且退潮才看得到,端午后换其他藻类上阵,呈现不同顏色,民眾若到场欣赏,千万别破坏环境,应于沙滩上远观,维护生态。

桃园市海岸管理工程处说明,石莼是泛暖温带性海藻,全年皆有生长,全台都有踪影,盛产期约2至4月,广泛分布在潮间带礁岩表面或潮池内,近期在观新藻礁保生海岸大量出现的石莼,就是生长附着于当地藻礁的绿藻。近3年生态观测,观新藻礁部分区域如南侧缓衝区,3月已出现大片红藻,另4至5月红通通的藻礁上也常出现香港石花菜、龙鬚菜与沙菜等红藻。

海管处表示,桃园藻礁过去长期受工业废水污染,市府成立猫头鹰稽查专案加强离峰稽查,让偷排业者无所遁形,并辅导沿海志工成立16支海岸巡护队、6支环保潜水队及3支环保舰队,号召近千名志工清除海洋垃圾。另也携手海巡署北部分署设立藻礁保育工作站,辅导周边社区成立生态保育队,扩大巡查频率与量能,并透过科技24小时监控海岸环境品质,守护千年藻礁。

海管处提到,桃园海岸生态逐渐復甦,鼓励民眾可多到海岸走走,不过观新藻礁2014年划为野生动物保护区,分区分级管理,若要进入受管制的缓衝区净滩、摄影或生态旅游,须提出申请。

#净滩 #藻礁 #石莼 #海管处 #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