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坏一切的是时间,拯救一切的是记忆。如今台中火车站周遭,经过四、五十年物换星移,人事全非。当这城市的春风再度徐来,漫步绿川东街,彷佛时光倒流,看到一个十三、四岁穿着校服的女孩,从中正路那头的第一市场出来,原本空荡的心被食物填满。她刚吃过传统摊位的「老牌香菇肉羹」,酱渍过的熟透软嫩肉块和香菇片入口的当下,鲜美的肉汁包裹香菇,两种食物有若在口中翻炒,变化出的特殊美味,激发大脑海马迴中的内嗅皮层网格细胞,从此认定这碗香菇肉羹世界第一。第一市场的芳华不仅如此,还有「辛发亭」那碗绵密细致的大小蜜豆冰,是学生们永难忘怀的甜滋味,组成了那年代的青春物语。

这些青春乐章有若眼过云烟,就像当年听过的音乐,爵士、摇滚还有民歌,都随着时间被抛在很远的旧日里。那年读晓明女中初中二年级,随着同学到她家玩,经过长长的绿川东街,到达民族路口前的一整排水上违建人家,除了大门厅,家家户户的居室都腾空架在绿川上,那时的河床约有现在的二、三倍大。这天下雨,借用她家的洗手间,一进门尚未如厕,就看到茅坑下滚滚而流的滔滔黑水,感觉整个人快掉入黑褐色的溪流中,惊得立刻夺门而出。这是绿川一段苦涩的岁月,在大量外移人口进入这个城市时,和居民同甘共苦,把自己过成了一条黑水沟。

经过台湾经济起飞的年代,环保意识慢慢抬头,七零年代末,绿川终于有了新面貌,市政府开始在两岸设亭种花,污水整治工程慢慢在启动,空气中不再有臭水沟的沼气,偶尔花香扑鼻混合小笼包或牛肉麵的气味。那时许多学校的校车终点站,都设在绿川东街与中山路交叉口,一栋日据时代的旧建筑前,也就是现在的「宫原眼科」。而「宫原眼科」的前身,除了是过去的「自己」,中间还歷经政府迁台时期的「卫生院」、补习班,和后来的「和德纸业」,最终回到自己的原名正身。一切都是因果论证,好似歷经一场哲学思辨过程,人能改变命运,也能被命运所改变。

校车和公车常停靠在「和德纸业」的招牌下。这栋有着红砖墙,和旧牌楼与木顶式骑楼的日据建筑,与第一市场、绿川东街,构成了许多同辈人的基本生活日常。而建筑另一面向中山路的楼层,是台湾日报营业处。学生时期常投稿台湾日报,得了稿费就到靠近中正路这头的饺子馆,六颗小笼包加上一碗酸辣汤,是我那年纪的奢侈。犹记得当时店头大锅里的酸辣汤,漂浮着红萝卜丝、黑木耳丝、豆腐丝、肉丝、鸭血丝与蛋花。客人点餐时,年老的伙计大喊:「酸辣汤小!」「酸」字音拔高拉长,还没喝到酸辣汤,就已先两颊生津,像听到「酸梅」二字一样。等到酸辣汤上桌,那冒着热气、五彩缤纷、葱花点点、胡椒粉浮游的好汤,立刻让我的五臟六腑熨贴舒坦,心满意足。酸辣汤无疑是平民美食艺术的最佳代表,色香味俱全。

所谓真实的人生,往往出乎小说想像。几番转折,没想到日后竟天天进出这栋日据时期的建筑,因此得以了解内部的格局。绿川东街一楼的六、七间木门店面,除去一间是车库,一间当办公室,其他门面紧闭。进入内间,阶梯上去二楼左边全是教室隔间,原来早年这儿是亚圣补习班。更早年,一楼是政府卫生院,走在积满灰尘的走道,影影绰绰,彷佛老屋也在思索自己的归处。二楼楼梯右转几步是居家,面对一楼中庭,阳光热情的照在木格窗与走道上,是这栋建筑最热闹的地方。就像一般的老宅,它看着屋里人的悲欢离合与世代更迭。几年后出国,又几年后带着孩子回来看她们的祖宅,几撮野草竟从红砖牌楼的间隙窜出,有如边角的浪流。

反倒几年不见的绿川,迭青带翠,原本的河床面积缩小许多,增添了造景与绿茵坡,川流潺潺鱼儿优游。河川是城市灵魂的所在,折射出城市的精神面貌。其实也喜欢紧邻绿川的中山路,窄长的中山路属旧城区,老商铺老字号带有浓浓的古意,与现代邂逅。

在女儿国小高铁尚未开通前,常带她们坐火车回台中探望爷爷奶奶。出了火车站从中山路步行到爷爷的「和德纸业」只需数分钟,空气中有着河川与食物混合的特殊气息,那是一种似有若无的水气加上小笼包的蒸气,必须全心,才能感受这城市特有的熟悉味道。

在等待爷爷下班回另一住处的空檔,两个女儿喜欢奔跑在绿川两岸,看看花草俯视水中鱼儿。从中山路这头的水岸望向中正路漫漫的溪流,细致蜿蜒,彷佛承载一方土地长长的记忆。

直到现在,女儿还会想起绿川对面麵食馆的酸辣汤和小笼包,食物和河川连结的特殊体验,让女儿到现在还偏爱酸辣汤。偶尔来到台中,我会专程来看看绿川,有时沿着河道走过以前常走的路,坐在一旁的石头上望向远方川流的来处,想说一些什么,却又什么也说不出来。

有一年冬天,来台中开会,特意起个大早,想看看学生时代的晨间绿川。那天天气很冷,川流水面上有一层薄雾,思绪剎那间雾中迷航,这到底是哪里?过去还是现在?那些曾在此生活的人,上下学的人又哪里去了?一种不存在的存在感,和存在的不存在感同时袭来。不久,太阳露出脸来,薄雾散尽,一切都澄清得近乎透明。

也许我们的一生中,都在努力寻找一样珍贵的东西,有人知道那是什么,有人不知道。绿川潺潺,看着人们各自带着自己的欢乐和忧愁从它一旁走过。对一条河川而言,那珍贵的东西,或许是拥有许多人曾在此生活的共同记忆吧!

#山路 #绿川 #女儿 #河川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