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立委初选最后协调作业结束,14个选区协调未果,将于4月17日办理初选,台北市第2选区、新北市第3选区关系派系命脉,战况激烈;另有16个艰困选区,必须徵召,党内定调徵召对象是「先党内、再党外」,不排除与无党籍或搭檔合作。

民进党立委初选民调作业提前一周,从4月17日起到5月初进行,共计15个选区有2人以上登记,党中央自3月29日展开3天协调作业,扣除尚在协调的嘉义县第1选区,其余14区皆无共识,将进入初选程序,整体协调作业将在4月11日前完成。

民调作业若选区参选人有共识,将採对比式民调;若无,则是改採互比式民调。假使该选区他党人选尚未确定,必须看参选人的讨论结果而定。

其中,同室操戈的台北市第2选区,变成英系和绿色友谊的派系恩怨,北市议员王世坚的挑战,现任立委何志伟昨再发声,强调他有能力处理台美日等国际事故,对选民来说有「市场区隔」,他也重申,民进党必须团结,剩下就交由选民做出理智判断。

新北市立委第3选举区(三重)陷入正国会前市议员李坤城、英系市议员彭佳芸与苏系市议员李余典的三脚督局面。三人动作频频,李坤城拉拢同党资深议员陈启能,彭佳芸则展开组织陆战,李余典将採取文宣与陆战并进,都盼在17日全民调中获胜。

除初选区外,民进党将16个上届选举得票率未超过42.5%的选区列为艰困选区,当前尚在收集可能人选,包括社民党议员苗博雅、苗栗无党籍议员曾玟学、陈品安,及前民进党副秘书长林飞帆,都成为内部点名的合作对象,但内部定调「先党内再党外」,若有竞争者将採民调决定,预计5月17日公告提名名单。

#定调 #选民 #党内 #初选 #民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