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IMF)最新公布的「官方外匯存底货币构成(COFER)」资料显示,2022年第四季,人民币在COFER中的占比为2.69%,占比持续下降,并降至2022年全年新低,但仍位居全球第五位。
IMF统计显示,从规模来看,全球主要央行所持有的人民币外匯存底总额,由2022年第三季的2,960.3亿美元小幅增至第四季的2,984.4亿美元,但占比却从2.76%降至2.69%,不增反减。
另外,美元仍是全球主要央行持有规模最大的储备货币,占比58.36%。第二到第四位分别是欧元(占比20.47%)、日元(占比5.51%)和英镑(占比4.95%)。
新浪财经报导,人民币自2016年10月份加入SDR(特别提款权),IMF在2016年12月起,正式将其纳入COFER统计中,当时人民币在全球央行外匯存底中的占比从1.08%起步,随后持续上升。其间,除了在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人民币在COFER中占比有所反復。
2022年第一季和第二季,人民币在COFER中的占比皆为2.88%,创下2016年IMF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准。不过第三季的占比下滑到2.76%,第四季更跌到2.69%。
专家指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变化,主要是去年以来地缘政治风险升温、美国加速升息加剧金融市场变动下,各国央行开始大量购入避险性的黄金,透过多元化资产来降低外匯存底波动风险。
世界黄金协会统计,2022年,全球全球央行的净黄金购买量达到1,136公吨,创下歷年的新高,占去年全球黄金需求的24%比重。
不过专家表示,儘管短期央行仍会持续购金行动,但长期来说,随着全球逐渐形成以中美两大阵营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仍会加快。
专家说,3月底时,巴西央行才宣布,人民币已取代欧元成为巴西外匯存底的第二大货币,接下来巴西货币将和人民币直接结算,而不再透过美元。除此之外,与中国友好的俄国、与多个中东油国,也在持续增加人民币外匯存底。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