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成长放缓、特别是中国疫后復甦力道不如预期,已对日韩等国制造业造成明显衝击。根据最新民间调查指出,日本制造业活动在5月重现扩张后、6月又落入萎缩领域。此外韩国情况更加严峻,制造业活动已经连12个月陷入衰退,创下2004年4月调查开始以来最长萎缩期。
au Jibun银行发布日本6月制造业採购经理指数(PMI)终值为49.8,再度跌破荣枯分界线50。5月该指数曾一度升到50.6,创下7个月来首次扩张。
该调查指出,全球经济放缓导致周期型商品订单低迷不振,是6月日本制造业PMI重返萎缩的主因。就分类项目来看,产出与新订单均跌破50大关,来自海外的新订单更以4个月最快速度下滑,反映其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需求呈现疲弱不振。
负责这项报告的标普全球市场智财公司经济学家巴迪(Usamah Bhatti)指出,商品需求疲软,尤其是半导体需求,加上劳动力适用性(suitability)问题,使得日本制造业销售与产量受到影响。
不过受益于供应链压力缓解,供应商交货延迟情况连续两个月出现好转,平均交货时间创下2016年3月以来最短。另外投入及产出价格也分别创下28与21个月以来最小增幅。
韩国制造业情况则比日本更加疲弱,根据标普全球公布的调查,6月制造业PMI从5月的48.4跌到47.8,为3个月来首见下滑。该指数自2022年7月以来就持续在50荣枯线之下,写下2004年4月进行该调查以来最长萎缩期。
产出与新订单分别缔造8个月与6个月来最大跌幅,进而拖累整体数据走低。新出口订单也遭遇5个月来最大跌幅,凸显亚洲与欧洲等主要出口市场需求低迷。
巴提认为,6月PMI数据反映了韩国制造业的营运状况依然呈现疲弱。由于担忧当前景气不振的时间可能比先前预期更久,导致企业信心也跌到今年以来最低水平。
路透3日公布一项商业调查显示,6月亚洲工厂活动大幅下滑,原因是中国和已开发国家的需求低迷,使该地区出口商的前景蒙上阴影。
虽然中国的制造业活动近期略有扩张,但由于亚洲经济復甦难以持续,导致日本和韩国的制造业活动出现收缩。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